立秋感悟
2025年8月7日,我们迎来了“立秋”节气。立秋日的风,总带着些微妙的讯息。古人以梧桐叶落报秋,讲究的是时序流转的郑重;而今我们望着日历上的“立秋”二字,感受着依旧蒸腾的暑气,才懂“热在三伏”的老话从不含糊。夏与秋的拉锯里,日子在忙碌与从容间缓缓铺展,藏着对时光的感慨,也藏着对自己的温柔。
昨日财务工作暂告一段落,趁着手头那家公司的资料还未备齐,偷得半日闲。上午约了父亲去护理院看母亲,寻常的探望里,藏着岁月沉淀的牵挂。归家后简单弄了午饭,便想着赴朋友的约——第三次督脉灸,她早备好了姜蓉,五斤小黄姜的分量,是对这份养生之法的认真。
午后中医馆里总透着热闹的烟火气,邻床有人正趴着做艾灸,艾草的暖香混着药草味,让人心里先静了几分。朋友先给我做推拿,她力道向来很足,推到穴位时那股尖锐的疼,得咬着牙才能忍住,可过后的舒展却像卸下千斤重担。常年伏案做财务,肩颈的酸痛早已是老毛病,推拿后拔的罐,印子紫黑得厉害,朋友说这是寒气重的缘故,倒也让我更信了这养生的必要。
推拿毕,才开始督脉灸。厚厚的姜蓉铺在艾绒上,底下垫着厚毛巾,点火之初并无暖意,渐渐地,热度像潮水般漫上来,烫得受不住时,朋友便插上几根东西垫高,温热恰好时,我竟趴着睡着了。背上灸完,又翻过来做脐灸,腹部的温热更显柔和,两个多小时里,艾绒的热度慢慢减退,全身却早已汗湿如淋,仿佛那些积攒的湿气正顺着毛孔悄悄溜走。
朋友递来常温水,细细叮嘱着“别吹空调、别喝冰水”“晚上再洗澡”,琐碎的关切里,藏着知己的暖意。想起从前总觉得“养生”是遥不可及的事,仗着年轻肆意透支,如今鬓角染了风霜,才慢慢学会关照身体的信号。肩颈的酸痛、体内的寒气,都是岁月敲打的提醒,于是有时间便做做这些事,不为苛求长生,只为让疲惫的身体舒服一点。
艾灸后的午后,汗湿的衣衫贴在背上,却有种前所未有的轻快。窗外的阳光依旧热烈,却因这片刻的放松,少了几分焦灼。原来人到一定年纪,对“舒服”的定义会变得简单:是推拿后肩颈的舒展,是艾灸时恰到好处的温热,是排汗后毛孔通透的畅快感。
时光确实像无形的手,推着我们穿过春的萌发、夏天的繁盛,来到秋天的门槛。立秋日的感慨里,有对匆匆岁月的喟叹,也有对当下的珍惜。那些护理院的探望、中医馆的艾灸、朋友的叮咛,都是日子里的小确幸。
愿这个秋天,所有遇见都如秋风般温柔解压,所有故事都如秋色般绚烂多姿。在忙碌与从容的间隙,我们都能学会与时光和解,与自己相处,让每一天都过得踏实而愉快——毕竟,岁月的长河里,最珍贵的,从来都是当下的每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