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
2018-01-31 本文已影响24人
王根云
对于这本《尼采传(电子书)》,总算有了个了结。断断续续读、迷迷糊糊听,因为用的时间太长,记忆力又很差,读后面的就忘掉了前面的,于今,终于还是翻到了最后一页。
越来越感到自己已根本不是学习的年龄了,更多时候,读书就是在消遣。
曾经拼了命地去读有关学习有关记忆方面的书,但最终也并没有改变多少现状。
但是,不读书又该如何?
读这本《尼采传》,设想从尼采这个狂人身上可以汲取到正能量,但他似乎与我印象中的尼采有所差距。
我惊叹尼采的绝世才华,惊叹他与文明的对抗,更为他的孤独和短命而悲叹。
尼采的狂,让他少有朋友。这一方面是他在“拒人”,另一方面别人也在“拒他”,这就是狂的代价。换句话说,狂需要资本,狂自然也要付出甚至是牺牲。
后世欣赏尼采之狂,除了欣赏他的特立独行之外,剩下的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突然想到了大概是鲁迅先生的关于“捧杀”与“棒杀”来。世间之事,社会之人,难免被别人或被“看客”说长道短的。
尼采虽死,也难幸免。所谓入土为安,死者为大,也只是说说而已。不过,拿尼采说事,是他值得说,有资格被说。从这个意义来讲,被别人评头论足,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活在当下的人,要象尼采那样,尽力活成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做法。别人的“捧”与别人的“棒”,权当清风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