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一部佛教思想史(04)
文 | Shinseki
第四场:别在那儿呆着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里的“法”字,并不是具体指某部“佛法”,而是“法则”“准则”。所以佛陀想向须菩提说明的是“菩萨标准行为规范”:一个真正的菩萨应当如何去布施。也是《菩萨进阶修行指南》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施是“布施度”的略称,梵语名为“檀波罗蜜”,也称“檀那”。本意是指拿出自己的东西给予别人,早先仅指食物、衣物、金钱等物质层面。后来布施的范围越来越大,就成了包含但不仅限于:财产、知识、技术、乃至性命——比如释迦牟尼佛就流传有割肉饲鹰、舍身喂虎的故事。由此,布施被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称为“法施”。在各类布施中地位最高,指“以清净心为人宣说如来正法,资长善根之功。”这等于是启蒙他人,助其觉悟了。第二类是“财施”。又分内财施(肉身、性命)和外财施(财产、衣食),内财施如今鲜少耳闻了,遗体捐赠应该可以算一个。如果再把标准放宽一点的话,献血、捐骨髓之类大约也可作数的。第三类“无畏施”。即众生如果有种种灾难、令其恐怖之事,能够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免去怖畏。嗯,心理医生的既视感。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这段经文是佛陀对“无所住”的解压缩叙述。无所住的范围包括:色、声、香、味、触、法6个方面,佛教中称之为“六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眼、耳、口、鼻、舌、身、意,也即影视作品里常听到的“六尘”。六尘再进一步,则为:天、心、嗅、味、触、正,称为“六根”。六根与六尘合称“十二处”,加上六识称为“十八界”。佛教对世界的认识真的是666啊,涵盖了物质层面的色法和精神层面的心法。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杂阿含经》就说:“世尊告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大毗婆娑论》称:十八界中六识是能依,六根是所依,六尘是境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都共同具有。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应当这样来布施,不要执著于相。为啥呢?如果菩萨能不执著于相布施,其福德是不可限量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佛陀已经把概念和道理解说完毕,后面的一大段都是在此基础上的比喻。作为“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自然心知肚明,师徒二人愿意絮絮叨叨也只是想让听众更加了解经意吧~所以我也就斗胆偷个懒,简单用白话文整理在此: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呢?就说东方这片虚空,你能把它量化么?”“不能!全世界尊敬的人!“
“须菩提!那么西南北方,四维上下的这些虚空能去丈量么?”“不能!全世界尊敬的人!”
“须菩提!菩萨如果也能不执著于相去布施,其福德就是这种效果——是无量无边的。须菩提!菩萨就应像刚才说的那样常住真心。”
经文其实非常简单,然而佛陀花了两章的篇幅来回答须菩提“应云何住、如何降服其心”的问题。为何“不住于相、降服其心”如此重要呢?正如在上一章中所说,整个佛教的根本主旨是厌世的,认为世界是幻相,人生是苦海,是不值得留恋的,而所谓“快乐”也是短暂且虚幻的。因此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认识到这种虚幻,舍弃对虚幻的执着而达到“解脱”。而认识的第一步就得明白一个恒常不变的“我”是不存在的。更进一步而言,佛陀认为所谓“灵魂”当然也是不存在的。
有证据么?有。证据就是所谓“三法印”。前面说过,佛教的很多理论并不是原创,而是在“拿来主义”指导下从古印度五花八门的教派里吸收改良的。但“三法印”则是佛教核心支柱理念,可以说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因此,“三法印”是检验佛法真伪的唯一标准。但如果我们较真一下,拿这个标准去衡量后来的佛教宗派,会吃惊地发现绝大多数宗派与之都不符合。
现在人已经习惯了佛教的六道轮回、善恶报应、投胎转世之类的说法,殊不知大家信仰的这些东西里不少内容都是佛陀当年所反对的。追本溯源的话,轮回思想在佛陀之前很早就已经有了。大约是由刹帝利所创立,又为婆罗门所采信,更由此而发展出来了业报理论。轮回在当时印度各宗派里都相当流行,而佛陀的态度则是半接受半否定。“半否定”是否定了轮回的主体,佛陀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聚散,并不存在什么恒久不变的东西。
佛门对此有个比喻,说人就像一座森林,它并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个集合名词。就像森林是由许多花草树木组成,这些草木中有的新生、有的朽烂、有的繁盛、有的凋谢。虽然从外表看上去还是一座森林,但一个“恒常不变”的森林是不存在的。同理,大到宇宙、世界,小到人、动植物,都是一样。
这种集合在佛教中被称为“蕴”,也称“阴”或“聚”。《大毗婆娑论》记载“蕴”有“聚、合、积、略、若世施设、若多增语”六个层面的含义。而佛教后来不同派别对“蕴”是真是幻的问题辩论过很长一段时间。比如印度著名的瑜伽行唯识学派大师世亲菩萨在《俱舍论》里辨析“无我”就认为“蕴”是一种“假有”。
“假有”在佛教里是个很复杂的概念,说法众多。《大智度论》认为假有是“因缘会故有,因缘散故无”。比如一家公司,工商注册完毕,取得营业执照,也置办好了办公家具,招募到合适的职员。这个时候的公司就是“因缘会故有”,由于组成条件都满足了而出现。倘若公司因为经营不善,无法维持,申请破产倒闭,变卖办公设备,遣散所有员工,到了这个时候,便“因缘散故无”。所有集合名词都是类似的情况,比如之前提到的森林,又比如国家、军队、乐队、球队等等。但这个假有很快又会扯到一个唯心和唯物的问题。
就算森林是假有吧,那森林里的树是不是实有呢?《俱舍论》的反对派《顺正理论》就倒腾过这个问题,说树也是假有。好吧,就算树也是假有,那按照现代知识体系,所有物质实体——不管是动物植物、有机物无机物,都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粒子。那么这些基本粒子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这个问题在佛经里还真有答案。说一切有部(一个部派的名称,也简称为“有部”)提出过一个“极微”概念,近乎于原子论。有部认为一切物质都可以被分为最基本、不可再分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极微”。世亲在《俱舍论》中就说极微是实有而非假有,甚至还告诉我们“极微”有多大:人食指中节的二亿八千万分之一。
这就是最终结论么?呵呵,当然不是。大乘中观和瑜伽行派就跳出来说极微也是假有。这个分歧,就近乎唯物和唯心的分歧。佛教有个基本命题叫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简而言之就是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不是真实存在,而是由意识产生出来的。(见《华严经》: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直到近代哲学大家熊十力讲“新唯识论”,理论源头也还是这一套。
总之,话说回来,唯物一些来讲,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生灭。如果有轮回的话,比如一个人死了,尸体分解为若干基本元素,有些变成了泥土、有些变成气体消散,有些被虫子吃掉又随着食物链转移到别的动物身上。这是佛陀认可轮回的部分,至于灵魂,再次敲黑板,佛陀是明确投反对票的。然而后来我们会看到,佛教发展来发展去,终于磕磕绊绊地走向了原始教义的反面。
延伸阅读 | 金刚经:一部佛教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