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小心翼翼揣摩一番
上周末,一直很喜欢的作家又又又招聘新媒体撰稿人了,我第三次跃跃欲试。前两次,我都超额完成了她布置的作业,然后分几个邮箱发出去,想着天上的馅饼就这么多,那我多长几个脑袋,接到的几率更大一些。
第一次投递是在四五月份,当时一档互联网节目也在招聘口齿伶俐的辩手,所以把两份精简后的自己,从邮件send了出去。希望像是一条看不见的线,用互联网联结,奔向遥远不知名的深处。
那是深圳最热的季节,空调开到19度,汗依然从各个毛孔里寻隙而出。失败也是。
如果说找工作是一件很苦的事,那么在烈日下奔走于一个又一个公司面试,就更苦了。
胖胖的我,每次都背个硕大的包包,里面装着三壶热水,饶是如此,也只能支撑一个单程,到了面试公司,如果人事不及时给我倒杯水的话,我那点谨小慎微的勇气都随着燥热翻滚了出来,顾不得擦去满脸的汗,走到前台妆容精致身材更严谨的女生面前,粗声粗气的问一杯水喝,有时是两杯。
那时的我,急需找到一根稻草,解救我在燥热的季节里满心的挫败感。我总是面试一天歇息一天,什么都不做,就吹着空调,吃着外卖,看着外面的天色一点点的变化。多雨季节,总能听到楼下的人急匆匆的从一场大雨里奔赴到一个躲雨的屋檐下。有时一对情侣在屋檐下躲雨,轻轻撒娇和埋怨的对话,都能让我羡慕好久。
我需要一场逃离,名正言顺,理直气壮。所以我用尽一生的虔诚去祈祷那两份简历的回执。就这样过了一个夏天,就这样迎来了名义上的秋天,就这样石沉大海,一无所得。
我在夏末的时候来这家公司面试,人事说三个会议室都在开会,所以把我安排在一个狭小的会客厅里,没有空调。窗户开得很高,没有风吹进来。我随身带着一本小说,不为装X,只是当时在追那部周播剧,剧情太慢所以买了书回来解解渴。我随身带着一个保温杯,从杯子里倒出水来,用杯盖喝。面试官进来的时候就看到那样的我。如果再消瘦一点,美丽一点,也真是一出美好的邂逅呢。
然后开始工作,在某一个炎热的工作日里,两份简历有了回执,没有一点新意的,复制粘贴了没通过的理由。
我特别讨厌等待,因为自知需要等待的事,都是等不来的事。你等不来一场回心转意,等不来一场苦尽甘来。需要你等的事,往往在要求你等待的时候,就预备了结局。
而所谓的等待,无非就是把凌迟,变成了缓期执行。
没有什么好事多磨,如果需要多磨,只是你暂时配不上这件好事,而已。
第二次那个作家招聘,是在梅雨纷飞、兵荒马乱的十月。在这家公司刚过了试用期,许多从前为了试用期而隐忍的事和人也积攒到了一个爆点,日子开始过得走马观花,开始质疑自己不选择这里,会不会有个更安心的现在。简历再一次投了出去。再一次等待了漫长的72小时。这一次,她们更加任性,不通过就不回复。
于是我三分钟刷一次邮箱,接近通知临界点时,我去厨房倒水,回来后手臂不经意的碰到了鼠标,嚯,惊人的烫。接触电脑这么多年,没把鼠标用到这么热过。仿佛用肉眼都能看到冒出的氤氲热气。把空调开到17度,把电脑桌旁的书、水果、零食、水杯都悉数拿走,断了电源,只留电池自带电量,我把一切可能的隐患切除,却把最安全的方法置之度外。我在等,等11点前的通知。我想,如果真的忽然收到了面试邮件,相信我,我不介意去走廊大喊这个消息,被物业警告又怎样,被楼上那个凶巴巴的爸爸指责也没在怕的。
可是,我没有等到那一场可以让我歇斯底里的惊喜。
那天晚上我很晚才睡着,翻来覆去想的都是同一句话:没有谁,有义务,救你走出一种生活。
我用了“救”这个词,截止到现在27年的生命中,我没有用到过这个字。失恋痛苦到满地打滚的时候、失业无助到对着天花板流泪的时候,一个人在火车站等天亮的时候,中考落榜的时候,大学退学的时候,我都没有说出过这个字。
人生有太多很艰难甚至更艰难的境地,我从未呼救,我甚至不向哪怕最亲近的人说一句恳求,我有信心走过这一糟心的旅程,也因此在无数难捱的瞬间,跟着自己去回忆里转转,也就云淡风轻。
像是没吃过糖的孩子,你不觉得它有多甜,也自然而然没有多馋。
我以为软弱只属于过去,我以为年纪越小的人越脆弱。殊不知每一个懵懂的人,都有应对生活最原始的初心和勇气。而长大,往往伴随着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第一次用这个字,期待一种救赎,一种理直气壮、名正言顺的离开。即使前方同样有风霜刀剑,艰难险阻我也顾不得了。眼下我只想离开。
当然,并没有人有义务带你摆脱某一种生活,因为生活本身矛盾密布,无论你我是谁。
第三次,就是这次。我没想过会间隔如此的短。是不是前段时间拿外卖的实习生实在不省心,让这个作家重新审视了下自己招进来的人?所以她再一次招聘了,作业还是大同小异的考验度极高。当然也可能是我能做的极少。
写作业的时候,有一道题是写出你最喜欢的几位作家。我写了一个很喜欢的男作家。好友看到了骂我脑残,你不知道这俩人势不两立?两人属于不同派系,平日里嘴炮没少打,恰恰又都是人到中年事业正得意的时刻,你认识张嘉佳?呵呵,我认识张小龙,听说你有华谊注资,哦,好巧我刚和马化腾吃过饭……,一副水火不容的架势,还分别对对方嗤之以鼻,觉得对方辱灭了作家二字,一边不屑一边怒怼,我也很是乐在其中。
不过,任由两方如何的批判对方,如何的说对方的文字没气节,我的喜欢没有任何变化。因为我喜欢你的文字带给我的感受,所以别人怎么说你,我并不受影响。---------------这是年少的我,学不会的气定神闲,这是曾经的我,看再多书也梳理不出的价值观。
这才算是喜欢,喜欢到不为所动的地步,喜欢一个人深层的内在而不是徒有其表的表面,倘若都知道这个道理,或许就没有那么多番位之争了吧。
我没有小心翼翼的揣摩她的心思,我不需要。不是不在意这份工作,而是不想这样得到。不是想在被拒绝的时候在内心安慰自己失有所因,只是不想这样得到。
对,我只是不想这样得到。
渴望你的救赎,渴望这一份算是“恩赐”的机会,渴望良久,深深渴望。
可也只是这样而已,只是一份对等而已。
写的合适,那就来,写的不合适,那就走。生活需要少点浮皮潦草的技巧,何必赢一时的意义,输一世的风骨。
我敬佩投其所好的人,因为投其所好需要付出的心力,一点都不会少。比如某平台的读者多为90后,于是大家一致的写90后闪分闪和的爱情故事。配上赵钱孙李,爱上周吴郑王,一份爱情故事往往不需要走多少心,能勾起别人的荷尔蒙就行了。
可是总想着讨好别人,谁来讨好自己呢?
扬长避短是一回事,投其所好是另外一回事。你避的短,至少你知道自己短,而你的所好投出,你就不知道自己的短在哪里了。
如果有天你被认可,我希望是你---------被认可,而不是一个投其所好的你,被认可。
依然没有成功,不怕,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