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孩子被欺负怎么办?到底要不要鼓励反击?

2020-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轻松育儿三分钟

面对个性完全不同的孩子,教育不能搞一刀切:针对个性强势的孩子,要引导他学会友好和谦让;对温顺柔弱的孩子,则引导他守住规则和底线,不要畏惧冲突。

明显是后者的孩子,如果非要教育他“别人动手你就还手”或者强迫他去学什么自卫术,准备还击,肯定是不合适的。

如果你见到孩子被欺负且没有还手,就先焦虑、烦躁,数落孩子“你咋这么傻,这么老实,白挨打?”这样的话语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比同伴对他肉体的伤害更甚。

父母言语的责备会深深让孩子产生挫败感,觉得自己没用的,导致下次他会更加怯弱。

孩子不还手,不喜欢和他人争斗就是坏事吗?就是吃了大亏吗?也未必。

面对大多数冲突,孩子其实是有能力解决的,我们首先要在要相信孩子。

对于家长“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概念,我认为在面对对方先动手的时候,孩子是有权利还击没错,但是孩子也有不还击的权利。家长强迫孩子必须还手,其实是在剥夺孩子学习解决冲突的过程。

除了埋怨孩子“不还手”外,你有没有正面告诉过孩子如何处理?孩子面对“敌人”时,有没有学习过应该先审时度势判断对方实力再加以判断行动?

对方是实力相当?

比自己还弱?

比自己强得多?

对方人多势众?

在冲突中孩子是还击?

是逃走?

去找朋友帮忙?

等回来向老师投诉?

父母应该做的,是在孩子受到了委屈、被“欺负”之后做他坚强的后盾。

把态度放宽些,先检查孩子身体无大碍,然后正面帮孩子分析他可以做的选择。

你比孩子还紧张、还心疼的态度表现出来以后,孩子本不觉得多严重的事情,也会在心理加深了“原来这事情这么严重啊!”的恐惧。

归纳一句——家长要做的是帮孩子学会“游戏规则”,明辨道理,不是做恨铁不成钢,恨不得亲自上阵助拳的场外教练。

让孩子学会心里有选择,有红线,他以后便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家长朋友,如果你的孩子遇到欺负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育儿知识每天更新,请点个关注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