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阅读提升认知?
前两天分享了关于 AI 的一些思考
最后有说过,拥有自己的思想,提升认知很重要。
而阅读是提升认知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呢?
一、首先,直接说方法。
如何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并且在此过程获得收益?
①看到新知;
②理解复述:合上书,用自己的话去复述自己的理解,写出自己的想法;
③链接过去:联系并反思过去发生过的事(比如举例,当时如果这样会不会好点),规划未来(未来应该如何去做);
④将②③的文字,整理好之后,将这些学习感悟与思想分享出去(文字音频视频),引来讨论,兼听则明,修正②和③的内容,再分享;
⑤真正去实践你的规划,应用到工作中,或者专注工作,遇到问题,学习并解决,并且记录过程与期间想法还有总结,整理成文字,再分享再讨论;
⑥重复⑤
通过以上步骤去学习,去实践,去把别人讲懂,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真正逐渐得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
力。
二、读书选书的一些心得
不是所有书都值得花很多时间对待,所以看之前就要有个筛选,比如看看评论,听听拆解与领读,听了后值得深读再花时间看,不然直接听其中干货就可以了。
永远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才能保持效率。
最重要的还是看人(谁写的)而不是书名,尤其是多读那些所在领域专家的书。
什么是真正的专家?
这里的专家不是那些百科全书式的汇编整理的半吊子专家,而是实实在在在那个领域实践做过,专研了很多年并且还有结果,现在还在继续实践专研的人。
比如你想看投资方面的书,那就多看看实战战绩长期不错,真正专家的书;你想看教育方面的书,那就多看看一线拥有丰富教学经验老师的书……
刚开始,书不在多,在精,很多时候读精读透一个领域一两本经典,好过读很多本烂书。
读书就是跟作者的交流,了解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悟,100本书就是跟100个人的交流。
有些书适合精读再读,有些书提取干货后经常复习干货即可,而有些书根本都不需要太花时间读。
合上书,输出,拆解,应用,才会变成你的东西,而不是死记硬背。
看书的最终目的,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学以致用,产出效益,不然也是浪费时间。
所以即使一本书只要你学到一招有用的,并去实践后给你的生活工作带来改变让你受益那就够了,重视他们不断重复得重视,然后狠狠执行就算真正完成阅读,千万别为了读书而读书,要为有用有结果而读书。
看完一本书甚至没看完,只要其中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一个思想对你有用,并且你还把它实践了起来,其实这本书就完成了使命。
所以,不必纠结一本书有没有从头看到尾,有没有看完。要知道人世间真正厉害的人,不是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有结果的人,他也许只用了三板斧就做出了实际成果。
三、做中学,学中做
先有个方向做起来,遇到问题去学习。
学习是为了能立马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边工作边学习,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你遇到的那些问题不是你想象出来的,而是真正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去学习最不容易忘,因为已经内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人指点!
道很重要,帮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术也很重要,教会你去正确得做事。道在前术随后,正确的路上正确的做,必然会到达目的地。
最重要不是摘抄记录,而是践行清单,更多思考怎么去做,甚至写出步骤,以及真正去做。
不过,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有个规律,很多事情都是量变到质变,一年阅读量超群的人,在认知上必然也会超越大多数人,至少他见过很多。
因为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你的绝大多数困惑已经被前人遇到过,写进了书里面。
只是要多围绕你当下的问题,去大量攻读这个领域的书,少去泛泛得读,毕竟这是很耗时的行为,解决当下问题才能提升人生效率。
四、如何处理已经看过的书?
最好的方式是实践,将知识内化成智慧。
重复是学习之母。看过的书,有自己的记录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常看常新,并且看过就去实践或者改进实践。
如何实践?能直接应用到工作之中最好,毕竟工作是每天都接触的事情。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世界上除了这些有字之书,还有一种无字之书,比之前者,更生动更贴近实际生活——那就是人。
各色各样的人,就像是各色各样的书,有正有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提高认知,除了多读书多实践之外,还要多跟不同的人接触,你才能真正得看到不同的世界,领悟到一些道理。
利用吃饭时间,就可以跟人完成交流,这就像读了一本书,高效而省时,所以尽量不要一个人吃饭,跟人交流,与高人交流,能最大限度节省你的时间,助你快速提升认知。
总之:
“学无涯而生有涯,以有涯度无涯,殆矣!”
非要给这篇文章做个总结,那就记住——
学以致用,才能将知识转化成智慧,成年人的世界,别为了读书而读书。
明天我们接着聊!
我是 小鹿小溪的天使
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