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具盒
收拾儿子的房间,看到儿子用过的文具盒,不禁想起我的小学时代因为一个文具盒引发的“赔偿大案”,哑然失笑。
大概三四年级的时候吧,那是个容易冲动的年纪,一言不合,同学们之间经常爆发冲突。有一天,不知道什么样原因,我和一位小伙伴在教室里过道上吵起来了,吵着吵着,开始了推搡,继而动手动脚了,小拳头你来我往,一边嘴里强调自己的有理,和动手的正当性。
小孩子打架,也没有多大仇,“战争”的烈度还是比较低的。可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打着打着,把过道边上一位同学的文具盒蹭掉了,顾不得拾起来,继而被杂乱的脚步踏了上去。“战争”因这个同学的断喝而结束了,他自然让我们赔偿,可是我们两个人相互指责,谁都把责任推到对方,那意思是赔偿是对方的事。结果这个同学因得不到赔偿,把事捅到了老师那儿去,本来,同学之间打个架,能够自己解决尽量自己解决,谁去告诉老师就显得不够爷们,别人告诉老师,也属于“多管闲事”了,在同学们中间就没有了威信 。可是这次不一样了,不告诉老师,他的文具盒就得不到赔偿,在那个年代,并不是每个同学都买得起文具盒,作为“奢侈品”,随便弄坏了家长肯定要过问的,所以这个同学的要求是相当合理的。
老师来了之后,把我们两个倒霉蛋叫到了办公室,在问清缘由后,自然是一顿骂,骂完给断了案,由我们两个人给文具盒的主人买新的,一人出一半的钱。那时候的文具盒,三毛四一个,一人承担一毛七。
赔偿案断的公平合理,我们两个人都没有意见,可是我手里钱不够啊,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一毛七分钱可以买51根石笔(那时候写字需要用石笔写在石板上),一张半大白纸(裁成32张就可以钉成32开的本子)。怎么办,最后和“债权人”商量,先期付手里的六分钱,剩下的一毛一,分期付款,我不敢伸手向父母要,只能多跑腿,帮大人买东西,一次剩几分钱,父母就“赏赐”给我了。这样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日子,终于把“债务”清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