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写作生活在一起
朋友之前给自己立了一个Project,每天看一部电影,再写一篇影评,为期一年。期间见他也就两次,一次在南京,一次在北京。去南京那次是他开始这个Project半个多月的时候,在家吃过饭后顺着他们夫妇一起去散步,这是他们每天雷打不动的日常安排,没溜达多久就原路返还了。我当时对于这个半吊子的散步还挺纳闷的。他俩都是自由职业人,把当天的时间都留下招待我,印象中那天过的很仓促,吃过晚饭我就没再多逗留。
回过头问起他,他说那段时间他无比的焦躁,计划好每天晚上八点开始看电影,写作到十二点发文章,心心念念这件事儿以至于大白天什么都做不好,生怕会耽误晚上看电影写作。
往后我们几个朋友群里聊天他不吭声的时候,就打趣说他“写作业呢吧。”
第二次是在17年十一月份左右,他来北京出差,我俩很匆忙的见了一面,痛快的聊了三四个小时,比起上一次见面,他松弛了很多。问起他Project,埋怨还是有的,貌似也已经习惯这个节奏了。
17年我生日收到他两口子给我寄的生日礼物,是这个项目结束后出的周边,我这也才知道这个宏大的Project结束了。微信问他感觉咋样,他发来一片推送文章,看完我回他:“口子撕开了吧。”他回:“终于撕开了。”
18年我就想做了,群里跟朋友表达了这个想法,神婆朋友小窗截图了我的星盘也做好了标记,说了一句:“你自己看吧。” 18年12月31号我看了一下我的星盘,我真当不了大作家,写作也赚不上钱,但这不耽误我写啊。
这个念头的缘起很简单,我想写。小时候我妈就让我随身带着笔和本,把想法随时写下来。很惭愧,没养成随身携带随时写的习惯,染上了买本子和笔的癖好。家里有特别多空白和只写了几张的笔记本,当然也有很多很多笔。为此我还读过专门教人做好笔记,合理利用笔记本的书,看完就忘了,书架里快占满两层的笔记本都还在那儿。
2019年的第一天,起床没多做弥留,出门就直奔书店。攒了14本想看的书,没料到去服务台查完,一本都没有。漫无目的的闲逛了一下午,也顺便观察着周遭的人,偷听着身边的对话。但更有意思的是我的想法,那些见闻所激起的想法。在创意市集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一个能说会道的小男孩,这和谐美满的画面,要是一个未婚同龄人的妈妈在边上,一开口就是逼婚那套了;那恨嫁恨娶的男女,是会羡慕还是嫉妒呢?羡慕和嫉妒不都是跟自己的残缺做比对么,一念之差就成了嫉妒或者羡慕,为什么不去欣赏呢?想毕,就感慨要是写下来多好啊!
写作是梳理思路和想法的练习,日常工作当中动用到的写作普遍都是碎片化书写,当代人普遍在小频快的文字处理上效率都很高,往往篇幅化的处理能力都在退化,我当然也是其中一个,连拖带拽的退化。刻意的写作兴许能带我上岸,强制文字输出能带动阅读输入,口头输出也能联动起来。
犹豫的一年主要卡在“文学造诣”上,早在五六年前,把精心写作的一篇文章发给了几个身边的同事,得出的结论是:从断句上和搭配乃至篇章结构上,一眼就能看得出是一个西方思维趋向的作者。我特别清楚的记得,这是一记重击,意味着我的中文文章不对中文的味儿。近些年看到的一些中文大家的作品,读起来行文非常舒服,不造作,很舒畅自然。立马看看我写的,真是隔色。无论是词汇量还是用词的水准,真是不堪入目。就更不能提人家文字中透露出的的文学素养和知识储备。这两年工作中,同事评价我的表达有时很晦涩,同一件事情我表达的看法甚至都不统一,这又是一记重击。这些困扰唯有在我的写作水平达到自我认可的地步,才能不再是困扰。而唯有练习才能突破。
本计划写一个很温情且鼓动的开篇来启动这个项目,自己也没料到自已游荡到到这里。是为了写而写,写什么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下笔比较重要。
这是一个实验性写作项目,我就考虑了两天,名字也没起。365天每天写些东西,没字数要求,不限题材和形式。实际一点,不苛刻的严格要求每天凌晨12点之前发,但睡觉前一定完成作业。第一篇放在朋友圈,昭告天下,后续还是要找一个别的地儿放。
2019年,和写作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