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看到有很多人说数学成绩的好坏与天赋有关。其实这类话真的太小瞧天赋了,学习成绩根本就用不到拼天赋。学习数学的好与坏,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习惯。
虽然天赋的差距是存在的,但在很多时候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
首先,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在幼年时缺乏有效地管教,容易放弃枯燥的事物而寻求娱乐,于是神经突触慢慢建立起来,让他习惯于从中获得快感,适应高刺激的事物。
而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被教育得好一些,从小适应了枯燥的文字、数字、计算等,于是追逐刺激的经验更少,适应了低刺激的事物,更习惯在枯燥中坚持下来。
于是,同样是学数学中,如果遇到枯燥的章节,学习习惯差的在低刺激环境中更倾向于走神。而后者更倾向于专注下去。并且两人的理解深度天差地别。
另外,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长期生活在一个节奏缓慢的环境中,更多地体会到拖延学习去玩耍带来的快感,于是神经突触的建立使其习惯于拖延。
而学习习惯好的人可能相反,在每次立即行动后能获得奖赏,于是这种正向刺激的积累使其养成了毫不拖延地习惯。
于是,同样是数学课上,老师讲到稍微艰难的知识点时。前者更倾向于拖到课后再消化,而后者更倾向于直接在课堂上解决问题。
最后,一个学习习惯差的人可能会在早期缺乏挑战困难的教育,于是更习惯于放弃。遇到任何一点的难度,就开始打退堂鼓。
而学习习惯好的人则有很好的意志,从不断坚持而攻克数学难题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习惯于坚持。
于是,同样是数学学习中遇到难题,前者可能畏惧而轻言放弃,而后者会仔细钻研解决难题。
无数的学习习惯,就像一道道坚固的高墙
在一本本数理启蒙与网络动漫小说之间
在巧妙的引导鼓励与粗暴的填鸭灌输之间
在科学的言传身教与无度的溺爱家暴之间
在热爱思考推理与热爱无脑偶像剧之间
在每晚灯火通明学习与每晚无所事事玩乐之间
悄悄建立起来
普通人和学霸之间,就是这一道道无形而难以贯穿的学习习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