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14《你有听过自己内心的想法吗?》

2023-09-13  本文已影响0人  蓝色小天旺

先讲个例子,A邀请B去一个聚会,时间地点早已约好,但当天B迟到了一小时才传讯说自己有一个会议走不开,可能得要取消去聚会了。  A此时火冒三丈的跟旁人抱怨:「不想来就直说啊!搞这样一个名堂干什么,当我是傻了吗?」旁人不断地劝慰:「没事啦没事啦!可能他真的有会议来不了 ,你也别多想。」

像这对的对话实在稀松平常,是我们不陌生的日常。 事件的表象是B不守信用,就算是因为公事(A认为的冠冕堂皇)也不该如此当天取消聚会。  A的愤怒咋听之下像是因为B的突然无法赴约,然而却透露出A对于B的行为所产生的情绪背后,有个更深层的原因。

细细切分来看,一个不如预期的突发事件,对于A来说除了有「沮丧、失望」的情绪之外,还带动了一股不被尊重的「蔑视感」,甚至激发出「低 价值感」认为别人看不起他。 但因为被贬抑的感受会触发自身的「焦虑」,因此发展出的因应机制则是「愤怒」。

这一系列的情绪发展过程,有可能只是一秒钟。 而旁人的安慰看似是安抚A的情绪,但实则是因为A的情绪让旁人感到焦虑,而因应焦虑的机制则是想要快速抚平来源点,于是以「没事你想太多」来希望 A消除情绪,进而消除自己的焦虑感。

因此看似A是因为B而有的情绪,而旁人是因为A而有的动作,实则来自于自己的过往经验所触发的。

A也许有一个容易被排拒的童年,做任何事都容易受到否定或责怪,因此形成一个低自尊感,认为他人的拒绝是否定他。 于是蔑视感容易引动他的防卫,而以愤怒呈现。

在A的家庭中,父母长年争吵互相指责,A学到的是要获得权力必须是以争战的方式去争取,因此一旦被拒绝就自动化地觉得受辱,而需要以愤怒去赢回自尊。

而旁人降低焦虑的处理方式是灭除掉A的情绪感受,以理智化的方式去因应,而这样的回应方式更让A觉得挫败,强化自己没有被重视的感觉。

当我们倾听自己内在的想法时,可以由感受切入。 感受是我们过往经验所积累的,不见得与事实相符,因此我们若能在此时拉出一个心理空间,去重新咀嚼感受的细腻部分,看看这样的感受的来源点,再切分感受的 发展过程,就能够更明白自己核心的情绪,进而去改变对此种感受的看法,转化成另一种思维模式。 接着,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情绪就得以被转化。

所谓的负面情绪,是在无意识中依照自己的判断而产生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