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服务有偿 √
从迷糊少女到现实妈妈
我以前是个迷糊单纯的人,在接人待物上比较随意洒脱。这样的性子在亲近的人那里可爱,但走出家门就有点麻烦了。一不知人间疾苦,二不辨人心善恶,三不分地位高低。心无城府,常常拎不清,吃了不少苦头。
因为儿时在家的教育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而且父母把我保护得太过了,出门发现外面的世界完全不似温室那样纯粹,那才是真实的动物世界。以致于心累了好久。
好在社会补上了这一课。
现在我在家里,基本按照一个小社会来模拟,让孩子树立相当正的世界观,和真实的世界接轨。
我不会像上一辈那样,让孩子觉得父母为他们做一切都是应该的。一切也来的那么容易。我不会那样,我在家里当一个现实的妈妈。
我灌输给孩子一颗平常心的价值观:
每个人都要先最爱自己。
我爱家人,但我不会做违背我意愿的事。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高低起伏,这才是常态。
有时候一件事物会和想象的不一样,不必介怀,过程本身就是最完美的经历。
我从前是比较懒散的,对人的依赖性也多,而自己竟毫无察觉。
这全“得益于”我有一个勤劳过度、有控制欲的母亲。她勤劳到什么程度呢?扔进洗衣机的衣服,必须先泡一宿,第二天早上搓大致干净了,才扔进洗衣机,机器洗完嫌清得不干净,会手洗一遍。而且要求我也这样。
有时我随手放在桌上的东西,一会过来再取,就找不着了——原来被归回原处了。有时累了想歇一会,内衣放盆里不想立即洗了,但一会就会遇上母亲唠叨:这么大个人了,内衣还要妈妈给洗。但我真的不想啊,还欠了情。只要我洗的碗,母亲绝对会再洗一遍“你们洗的都不干净,上面油汪汪的”
于是,我在母亲眼里,一直都是一个邋里邋遢的形象。直到我上班搬出去住,才明白左邻右舍里,我是最勤快的一个。而一回到家,就旧态复萌,烦得甩手不管。因为即使做了家务,也会是一顿“笨手笨脚”的数落,倒不如不干了。
母亲的勤快有时让我烦恼得不得了,因为已经干扰了别人的生活,过度劳作不休息也影响了自身的健康。有时看着母亲一边一尘不染地干活一边抱怨,我想也许这正是她的癖好。但我绝不会为了心疼洗衣机,或是怕孩子衣服角没洗干净,就折磨自己。
我是个懒人,在我的观念里,洗衣机就是发明了减轻主妇劳动的,衣服总是越穿越旧的。但皮肤、身体、健康、美丽、自由自在的时光,都是珍贵的。
所以我不会做孩子奴吃力不讨好,也不希望孩子对着一个老妈子有样学样。
记得一个新闻上,有一个国外的妈妈,在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里收取5美元,作为每个月的房租、水电、劳务开支的报酬。其实都单独给孩子攒起来了。我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
仅仅一件事,从小让孩子从多维角度看清了真实世界:
1、天上没有白来的馅饼;
2、取得回报前需要有所付出;
3、尊重他人的劳动;
4、自重——即在自己付过酬劳的领地获得相应的尊重
5、家庭责任感、荣誉感
6、金钱的重要性
7、初级理财
8、母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