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园丁与工匠》前言

2019-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sophilight

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

  为何要读这本书?

    简介中说高普尼克是勇于挑战“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是第一批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儿童如何学习的心理学家之一为此,我想看一看这本书是如何颠覆我认知的。今日阅读前言部分。

【摘录】

过去人们常把孩子看作不完整的人,但最近10年,科学家和哲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并不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理解的那样,缺乏共情能力和道德意识,只拥有有限的感觉和知觉。相反,孩子不仅比成年人更善于学习,他们还充满了创造力,并且在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一些道德意识。

【思考】孩子的认知能力是逐步发展的,成人的认知呢?我们中有的成人,自诩为成人后就不再去学习,沉浸于自己的元认知中,不再有发展。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力,敏感度都随着大脑的惰性而越来越弱。孩子的专注度其实是很高的,一个小宝宝会专注于撕纸屑十几分钟,现在好多家长会说孩子的专注力不好,仔细想想孩子的专注力是天生就不好的吗?小婴儿在专注地玩一根小木棍时,专注地撕纸时,我们家长做了什么?

【摘录】

爱没有目标、基准或蓝图,但爱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是为了改变我们所爱的人,而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蓬勃发展。爱的意义不是塑造我们所爱之人的命运,而是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命运;不是为了向他们展示道路,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道路,哪怕他们所走的道路不是我们想选的,也不是我们能为他们选择的。

【思考】

可以反过来思考这个话题,我们自己的父母是怎么做的?我同意他们这样的做法吗?从这个角度再去思考我们与自己孩子的爱,我们是在塑造他的命运吗?还是在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命运?这样想更容易想通这个问题,想清楚父母的爱。理解了武志红《家为何伤人》。

反常识笔记

【反常识】

作者提出的园丁式父母,是为孩子创造一片沃土,这片土地是让孩子在草地里经受不断变化的天气和季节环境,能够去适应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培养培养孩子最为本质、核心的能力,能够经历风雨、失败,继续站起来前行。

【常识】

我们习惯了木匠式的育儿方式,把孩子当作一件作品去“制造”,给他制定了方向、目标。我们都希望孩子未来过好,我们让他学习这个、学习那个,给他安排好所有的时间,连玩耍也是被安排好的。

【思考】

世界变化太快,无论是技术还是社会本身都在变化,不确定性才是确定的,我们可能知道2年后社会会变成是什么样,但我们不知道10年、20年后会是什么样。想想我们自己,现在用的知识有多少是在学校学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触动我的句子】

1.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而是和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悦,以及孩子与你在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

2.好父母不一定会把孩子变成聪明、快乐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变化。

【实践笔记】

孩子最初对父母的依赖远超情人,最终却走向独立,给父母留下满满的距离感。

【行动】

星期天约妈妈吃饭逛街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