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观世界简友广场每天写1000字

沉迷于抖音的你,现在怎么样了?

2019-01-15  本文已影响5人  午时已懵
本文推荐阅读时间7分钟

还记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沉迷于抖音的世界,自己所谓之碎片化时间全都贡献给了抖音?本想放松的你,一旦点开那个音符的app,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指,不断的下滑,下滑,当你反应过来时间是不是有些长的时候,夜也已经深了。

抖音是今日头条投资孵化的app,开发者是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于2016年9月,火于2017年10月,之后就开始铺天盖地的席卷全中国。火山小视频,内涵段子也都是今日头条的作品。这样看来就很容易发现这些app之间的共性:内容的低质化,轻量化,简短化;传播的快速化;推送的精准化。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核心的宣传思想是一致的。用户人群小到三岁的孩子,大到八十岁的老太无一不有。从人性的切入点出发,抓住每一个用户的内心,时刻给以高能量的刺激,维持着用户亢奋的神经。

我并不是业内人士,所以只能从我作为一个用户的角度去谈一下用户体验。

对于我来说抖音的用户体验:极佳!

既然我写了这篇文章,就说明我对这个app并没有很推崇,可是这也不能否认我在使用抖音的时候,抖音所给我带来的那种愉悦的刺激感是极大的,让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也因为如此,我知道只要这个app存在于我的手机上一天,我就无法通过控制自己而戒掉它。所以,我删了,不过中间还有一段“复吸”的过程,还有些不适的“戒断反应”。很庆幸,最终成功的戒掉了。(可惜的是,戒出来的时间有一半被我消耗在了其他无所谓的事情上)最近些年发现,我的自控能力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强。也许是我变弱了,也许是吸引我的东西变多了。不管怎么样,自从发现了这个缺陷之后,只要是意识到我沉迷于某个意义不大的东西的时候,我会立即删掉它,比如吃鸡手游,比如微博,比如抖音。最终的结果是当碎片化时间出现的时候,我没有什么可以立即想到并点进去的App。虽如此,我并不觉得自己的时间被浪费了,用这些时间,放空脑袋,望望窗外,随便思考些什么,感觉也是挺好的。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跟能够伤害你的只有你在乎的人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当我们对一个事物产生了兴趣,它才有机会去影响你,改变你。

里根总统说过:枪不杀人,是人杀人。工具的存在并不是错误,人才是主要的原因。存在即为合理。我一直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可以创造并使用工具。可现在这个工具在使用着我们,支配者我们的感官。抖音如此火爆,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愉悦感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抖音捧红了大量的人,捧红了大量的商品,甚至捧红了大量的菜谱。其中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海底捞的吃法,这种方式是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并节约了金钱,也算是合理的利用规则,可商家恐怕也是有苦难言吧。想当年必胜客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还是有自助沙拉塔的,可惜没过多久就支撑不住了,也是实在经不起我们的折腾。工具是把双刃剑,使用工具的同时,也有可能伤害到自己。

习大大在十九大的报告中说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抖音在消耗掉人时间的同时,让我们放弃了思考,给未成年甚至某些成年人树立了不太好的榜样。赫胥黎 在《美丽新世界》中早已表达了他的忧虑:人们会渐渐的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试问,当我们不在思考的时候,又拿什么去创新?只靠那某一小部分还在思考的人么?够么?任何一个产业,或者是社会,都不可能只靠着金字塔尖的某一部分人去引领。当金字塔的底面积不够大的时候,即便是塔尖,又能高到哪里?

在抖音15秒瀑布式的刷屏下,我们会使得自己的情绪一直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中,我们只希望继续获得刺激,自己的手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不断的下滑,下滑。即便是碰到会降低神经刺激的视频也只需要下滑,就可以获得其他的刺激。这种感觉就类似于从毒品中获得快感,不同于毒品的是,抖音的视频每过一段时间会神奇的全体换一种玩法,让你不会有感官的疲劳和倦怠。时刻保持着一种刺激感和新鲜感。罗伯·怀特曾经说过:“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在抖音面前,我们好像都成为了自己情绪的奴隶。

上边都在讨论在抖音中作为阅读方的感受,那么作为内容提供方呢?抖音的火在于它的使用门槛极低,而视频又是对人感官刺激最大的一种信息载体。15秒,并不长,加之抖音的架构可以让人很容易拍出一个相当不错的视频,自己作为导演,从声音的挑选,到镜头的剪接,这些都会给人带来巨大的愉悦感,同时别人的点赞又增加了集体认同感,谓之,段友,抖友,使得那种愉悦感得到了升华。对于我来说,我想象中的抖音应该是有那种将极富创意的剪接或者是有趣的想法所拍摄出来的视频,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就那几个背景音乐,看了第一秒就知道剩下14秒的走向。

工具没有错,只是使用方法出现了偏差。

读到这,有没有觉得文章太长,已经没有耐性继续往下读了?又或者是直接拉到了底,想看看最后的结论了么?好了,这就是结束了。

最后,想问一个问题:还记不记得那个曾经可以坐下来,不问世事,专心阅读的你?哪怕只是一篇故事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