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与货车
个人电脑就像货车
PCs are going to be like trucks. They are still going to be around...(but only) one out of many people will need them
—Steve Jobs in 2010
「个人电脑像货车」是一个经典而准确的比喻。货车在路上很常见,但只有极小部分的人需要它们。这个比喻的微妙,还在于给人厚重印象的货车带有的一丝功能性和实用主义的气息。描述一个产品像货车,就意味着它的应用场景不广泛,或者很容易被其他产品代替,最后导致目标用户数量很小。
经常被比喻成货车的还有 Google Glass。在它初期的广告里面,有骑行者带着它观测路况,有三维设计师带着它直观感受模型的比例尺寸——几乎都跟专业工作有关,可谓有着浓浓的「货车味」。同时,敢于在人脸上做文章的 Google Glass 要面临着更苛刻的容忍条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870/a0fd17d40e60b185.png)
相比之下,iPad 显得保守多了。它刚面世的时候,甚至还被人质疑「这不就是一个放大的 iPod Touch 吗」。比较乐观的一派则认为,逼近电脑的屏幕尺寸,以及在当时还称得上新颖的交互方式会带来更多新的使用方式——没错,这些人大都是专业用户。
现在的 iPad 能做什么
直到上个月,我才拥有了第一台 iPad(型号是 iPad Air 2)。在买这个机器之前,我已经体验过无数次,拥有它也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惊喜。并且在这时,(基于手指点按操作的)平板电脑销量已经连续下跌了几年,无数的机器变身优秀的沙发设备,其中两三年前的旧设备仍然占有可观的比例。人们对 iPad 显然已经丧失了兴趣。
我用这台已经在走下坡路的东西做什么呢?Safari 绝对是打开得最多的 app,其次是各种可以在网页上完成事情:上 Medium 看文章,用各种客户端看 Dribbble、Instagram 和新闻,看电子书和文档,看视频。直到现在,我才尝试用 iPad 做内容产出——写这篇文章。在阅读方面,iPad 的体验非常好,它有很棒的屏幕,系统和各种 app 运行流畅,轻薄,充一次电可以用 10 个小时,我最喜欢的一点是用手指操作和离眼睛更短的距离都让它用起来比电脑更随意、自然,就像翻杂志一样。
如果说内容生产的话,iPad 是尴尬的。在处理器性能过剩的时代,生产力瓶颈是输入方式。我的机器不支持 Apple Pencil,但是比起触控笔我更愿意在纸上写写画画。原先一直使用的 Magic Keyboard 可以搭配 iPad 使用,但是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用原生输入法打出直角引号。至少在 iPad Pro 之前,苹果并没有在 iPad 的生产内容方面做出明显的努力。我也没有打算用 iPad 作主力工具使用。
没有任何让人眼前一亮的特点,这就是一台更大的智能手机,却也正是我需要的东西。
好用,但无聊的货车
智能手机是性感的机器,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一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平板电脑是无聊的机器,没有杀手级别的应用场景。它能打败其他设备生存下来的场景寥寥无几:看数字格式的漫画(现在有了专门为手机设计的「条漫」),阅读版式固定的 pdf 文件,玩一些专门为它涉及的游戏(尤其是多人游戏),还有放在餐厅里面当点餐机。
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对社会的侵入使得大家觉得我们离不开电脑。我们离不开的还有屏幕后面的人。那些科技巨头把所有的服务打包成一个个产品,连带夺目的包装一起售卖,成为了基础设施。那些像货车的产品,往往是为更小部分人——专业用户设计的。专业用户可以是任何人,比如因为需要经常阅读彩色的电子文档而买了 iPad,你在这方面就是专业用户。
所以,除非是每天运货的货车司机或者货车爱好者(电子产品爱好者),其他人只需要在搬家的时候租一辆货车,或者干脆请搬家公司好了。
Let’s get Pro
微软凭借 Surface 在平板设备取代笔记本电脑上杀出了一条血路,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苹果为了改变 iPad 尴尬的定位,也推出了可以配合 Apple Pencil 和键盘使用的 iPad Pro,大张旗鼓地瞄准了专业用户,表示 iPad 不是玩具,呼吁艺术家用它来创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224870/7bc15b8bf98001f0.png)
个人电脑已经完成了向货车的转型,在非工作场合越来越容易被遗忘了;现在的 iPad 正向着电脑的方向靠拢。如果在仅用于工作,而在生活中仍然当不了足够突出的角色,那正如电脑一样,iPad 对大部分人的吸引力不可能跟智能手机相提并论。普通用户的消费对象则变成在 iPad 上创造出来的音乐、插画,甚至电影。
它应该叫什么名字
推出 9.7 寸 iPad Pro 时,有很多科技媒体评论「这台机器应该叫 iPad Air 3」,让我很惊讶。我一直认为一款电子产品有了高效的输入机制,才能作为合格的生产力工具,这也是在 iPad 产品线里「Pro」后缀的支撑。把配备触控笔和键盘的 iPad 称为 iPad Air 3,也许人们不知不觉中已经把平板电脑归入到「货车」的类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