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修改版)

2018-08-18  本文已影响0人  兰心儿
枣儿(修改版)

少年时期,村子里各家的房前屋后都种有枣树。从我记事起,我家就长有一棵弯腰枣树,树干有盆口粗。它弯曲的树干在院内,身上长满黑色的褶皱的皮,硕大的树帽则伸向院墙外的大路上空。

农历四月初八,枣树已发芽,开出了嫩黄色的小花儿。花儿散发着特有的甜香,引得蜜蜂“嗡嗡嗡”的采蜜、作响。早饭后,爷爷拿着斧头狠狠地朝树干砍去。他边砍边念叨着:

四月八,砍枣花

砍出的枣子甜又大

……

一刀,两刀,三刀……看到爷爷咬牙切齿的样子,很是心疼受伤的枣树会不会被砍死?爷爷说,这个时候给树砍几刀,树结的果子才多才甜,将来树干长成后才犹为的结实!听完道理后,我才释怀。

前段时间,在参观一处景点时,一位退休老干部指着一辆老式木头牛车车轮向大家讲述:这个车轮是用枣木做的。在木头还没砍伐之前,人们每年都要用斧头在树干上砍来砍去,刀疤处结成疙瘩之后,枣木才犹为结实。只有这样的木头才能做出耐用的、承重的车轮来。

这不禁使我惊叹,自然万物的规律和我们的人生是何其的相似,不经历痛苦和磨难怎样才能成长!

被爷爷砍过的枣树结出的枣儿圆溜溜的,一串串挂在枝头,特别甜。学生娃们看了馋涎欲滴,弯腰捡起身边的小石头疙瘩朝树帽冲去。

其实,孩子们冲枣是常有的事。只要想吃,顺手就可以冲枣吃。主人们发现后最多是吼两声——那谁在冲枣里?但唯有三奶例外,她不光吼,而且还要骂。

到了枣子快熟的时候,三奶的重要任务就是看枣。午后,小孩们趁她打盹儿的机会,便行动起来。说时迟那时快,几个娃一对视,一起把手中的石头疙瘩朝她家的枣树冲去。三奶在孩子们的哄抢声中睁眼一看,抡起身旁的竹竿就大跳起来。娃们一看不对劲撒腿就跑。无奈,她只好停下来,一手扶着竹竿伸长脖子,踮着左脚,侧着的身子一弓一弓的,扯着嗓子骂着那帮不知死活的孩子们。“乃谁家里鳖娃冲老子们里枣了!冲你妈乃个&!……”孩子们躲在远处,从拐角处伸长脖子张望,捂着嘴嘿嘿笑个不停!

七月中旬,枣儿熟了,唯有三奶家打下的枣子最多了。但谁也别想吃,哪怕是尝尝。

我想,主要那时物质太贫乏的缘故吧!她才显得如获至宝。要是在现在,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她一定会很慷慨的与孩子们分享吧!

几十年过去了,爷爷和三奶都走了,枣树也没了。村子里的土房土路早已被楼房水泥地代替,枣树也所剩无几。往事如流星般在岁月深处划过,每当枣儿快要熟的时候,就会忆起那些关于枣儿的事,会想起关于枣儿的那些人。

(作者  曹向辉)

枣儿(修改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