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古文观止》的经典价值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文24篇;柳宗元文11篇,欧阳修13篇,苏轼文17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4篇……共222篇。
这些文章无疑代表了中国古代文章的高峰,我们只是可以随便拿来读一读、有兴趣了翻一翻就好了吗?
绝不仅仅如此,笔者看来,这些文章的思想价值、历史价值、政治经济价值、哲学价值,要远远超过其表面的文学价值,先人替我们挑选的历史经典文章,一定有其深刻道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典文章一定常读常新,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文章的国度,古代诗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精神,一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近些年来,我们的国学传统在现代功利主义教育模式下,几近失传,就像失落的中医在这次世界疫情中大放异彩一样,我们的国学也一定要重新拾起来,才能点燃我们民族复兴大业的火炬。
笔者是二十年前,买的这套书籍,至少已经读了好几次,每次都没有真正读进去。
今天重新拾起来读,方感振聋发聩,尤其是其中韩愈、司马迁、苏轼、欧阳修、刘伯温在其中总结出的历史经验教训,活生生如在眼前,始终对世人警醒和鞭策。
这么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还要去何处寻找?为何我们国家没有在大中小学,开设这门最为宝贵的国学课程?我们的语文到底教会了孩子们什么?要教给孩子们什么?
这么好的东西没有教给青少年们,难怪整个社会弥漫着金钱和物质的味道,人的头脑被西方工业主义异化,各种问题和怪象频出,家庭不和,子女不孝等等。
这套书就是从正反两方面对后世进行思想教育,总结出积德和行善,才是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最佳风水,最有代表性的文章如刘伯温的《司马季主论卜》、苏东坡的《三槐堂铭》、韩愈的《进学解》、《祭鳄鱼文》、《圬者王承福传》,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等,有兴趣的人可以找来仔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