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

化被动为主动

2021-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琪天大圣717

“妈妈,咱俩一起画画啊!”

“妈妈,你跟着我画啊,我画什么,你就画什么。”

“哎呀,妈妈,我画这个,你没画。你也画一个。”

“哎呀,不对,你画得不对。”

“妈妈,你快点画啊。”

最近,我一听见我儿子说“画画”,我就有点小闹心。

其实刚开始,我是很喜欢跟着他一起画画的。有句话说得好:“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做到。”于是,对于零基础,手残的我,之前就小心机得营造画画氛围,买书,买课,买黑板,我自己练习画画,他爱画不画。

突然有一天开始,我儿子每天要画三四个小时。其实能专注得做一件事挺好的。问题在于,他需要我陪着他画,而且必须是他画什么我画什么,必须跟着他画每一笔。

慢慢得,我明显得感受到,我由刚开始的喜欢跟他一起画画,变成了谈“画画”色变。每次他跟我说开头的那几句话,我就闹心。而且打心里不想画了。

我也在反思,孩子现在沉迷于一件事挺好的,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我要有耐心。但是下一次还是闹心。

有一次,我又在闹心,不情愿的时候,看着儿子专注的样子,我突然明白了。

1.我为什么闹心?

其实我是挺有耐心的一个人,为什么偏偏这时候心里的小情绪就会冒出来。明明知道陪伴着儿子做他喜欢的事情,是挺好的,却还是忍不住说出:“你就自己画呗。”

因为我没有自由,我被控制住了,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画。有一点偏差,就有一个人在旁边指出,并要求我如何如何。而且催得越紧,我的情绪越大。

在这种情境下,我的“不情愿”就像喷泉一样,止不住地冒出来。

2.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孩子,对待学生,就是这样的模式。我们站在旁边,非常“尽职尽责”地告诉,甚至强迫孩子去做什么。孩子有偏差,有错误,就及时得指出来,并要求孩子如何如何。

我现在理解了,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情愿”。不情愿学习,不情愿写作业,不情愿练琴,不情愿去按照大人所说的去做,哪怕他知道是正确的。

孩子没有自由,没有掌控感,你催得越紧,他越想挣脱。

我们对孩子没有容错率,总是因眼前的一点偏差焦虑。我们听过十次“人生靠的是总和力,要看得长远。”但在第十一次孩子没有如你所愿时,忍不住的焦虑。

我们妄想孩子是机器人,按下按钮,就按照你的想法行动。

看起来,我们好认真,好负责,好努力,其实是给孩子泄气。

现在我儿子依然沉浸在“控制”我画画中,但选择权在我手中,我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去画我自己想画的。我也可以放下心中的评判,跟随着儿子画出每一笔。

我选择后者,我被拥有掌控感的小小的他眼中的神采奕奕所感染,被他专注的样子所感染,被认真的将自己心中所想一笔一笔画出来,一画就是一下午的他所感染。

这一次,我没有了小情绪,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而且,边画,边听着“得到”老师们的课程,跟儿子一起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很多时候,我们想听到的就是那句“我愿意”,在我愿意的前提下,内驱力会源源不断冒出。

人生如画,人生的白纸,孩子自己去描绘,家长需要做的是让孩子看到这幅画可以有多美,可以有多少种可能,并在孩子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

愿每个人,都能描绘出自己壮丽的人生长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