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心理发展

2020-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蜗牛君BeBrave


一.定义

心理发展是指: 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二.分类

(一)认知发展

1. 定义

个体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和注意等心理活动都属于认知的范畴。

认知是个体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加工信息的过程。

人脑接受外界信息后,经过头脑加工处理转换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的过程。

2. 一般规律

(1.) 认识活动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发展。

(2.)认识活动从无意识向有意识发展。

(3.)认识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

(4.)认识活动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连续性等特征。

3. 代表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2.)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二)人格发展

1. 定义

人格主要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也指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来说体现在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情绪,性格,意志力,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

2. 一般规律

(1) 连续性和阶段性并存。人的一生人格发展是连续不断的,但又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一些特点。

(2)定向性与顺序性。人格发展总是朝着一定的方向,且有先后顺序,这种顺序不可逆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同一个体内,人格在不同时间段发展的快慢不同。而在同一时间段内,个体的人格的不同方面发展的快慢也不同。

(4)共同性和差异性。个体的人格发展表现出共有的一些特点。但是每个个体又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3.代表理论

(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