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人的书库读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1)

2021-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带蜗牛去散步

1.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蛤蟆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他最好尽快“长大成人”。

感悟:很对事情都需要自己独自处理和面对,当我们不在想着依赖别人,才是真正人格独立的开始。以前很容易靠别人,逃避现实问题,自己也总是焦虑不安,缺乏对生活的掌控感,现在最大的变化是不再总是让别人给我做主,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想活成什么样子,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说了

2.你能开始对此行动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感悟:是啊,好多事情都是这样,只要行动起来,对自己负起责任来,那么力量真的就来了,自己的快乐自己负责

3.

儿童模式:一个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时,我是指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

儿童的基本情感

快乐和深情

愤怒

悲伤

恐惧

人们进入儿童状态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其他的因素参与进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孩子的意识产生影响。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母亲或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

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我们学到的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幸运的话,我们就能用余下足够的精力来享受生活。

这意味着每一个婴儿都必须学习如何调整他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初始状况。这些调整,就像原子核一样,以后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形成和发展。当然,人生后面阶段的许多其他事件也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但这些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所以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忘记它们。

弗洛伊德曾说,‘本我所在,自我相依。

4.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你否认它们,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感悟:情绪不能被压抑,也不会被遗忘,尤其是小时候没有发泄出来的情绪,长大后相关场景一旦触碰,就会像泉涌一样一触即发,所以要想做一个心平气和的人,就要再各种情绪来领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深挖到童年时代,然后安抚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儿,使其充分得到安抚滋养,你会发现以后再有这样的情景就不会有这样强烈的反应了。

情绪来了,也不要抵触,潜在意识进行自我抽离,静静的观察情绪的自然流动,情绪会来,也自然会走。

5.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有诗人曾说‘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或许就是这个意思

6.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很少有人能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能部分达成,而很多人则会依赖一辈子。

7.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8.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9.

这个图的关键在于,我知道你也开始认识到了,就是所有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我们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危害。这危害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想象出来的。当成年人怄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但这类行为会导致两个后果,都是负面的。第一个就是会被人嘲笑。看到一个成年人撒泼怄气是件蛮好笑的事情,但也让人尴尬。而更严重的后果是,这类行为告诉别人,这人是个失败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