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不平衡导致我没办法早起

2023-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高藝菲Sophia

我一直想要早起,按照萌姐的做法是4-6.30是早起,最晚都是6.30要起床做事情,可是我坚持一段时间后,我真的感觉我要崩溃了。

其实在早起的背后有一个强大有利的支撑,那就是早睡。

目前的我一个星期一个班,到了下周就要调班,所以我一个周一个作息,光是调节这个作息,我就会觉得快要崩溃了。更别说每天要安排那么多的事情。

有时候我连陪伴孩子的时间都没有,要处理“公司”的事情,还有我的上班时间、拉班时间,过了后,那怎么也得有自己独处时间、夫妻交流时间、还有家人一起相处的时间。

这些时间算算起来,真心没有多少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

做完,把孩子弄完睡觉,那怎么也得到凌晨了。

4点起,肯定起不来;6点起,都会感觉有点勉强;而7点,我一定会起来黄金一小时。可是如果8点上班,我基本就是半个小时晨间日记,洗漱后,吃个早点(早点还是一些快手的,不然连吃早点的时间都没有),时间就到了。

不管是哪种方式,只要讲效率,都会用到时间折叠。

时间折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我一个人吃饭时,我会听一些课程,同一时间:吃饭+听课程。把同一个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是的,我也在时间折叠。在同一个时间下,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没有办法的就放下,或者往后再排。

可是总也有想要偷懒的时候在里面,有时候时间很紧急,我会觉得我连着做,一直在做,我都没有太多的空闲,一整天下来,整个人都感觉快要不行了,那种疲惫感,什么都不想做了。

下个月,我打算加个运动在里面,这个运动加在哪个时间段会比较好,根据《黄帝内经》来说,那是早上9—11点,下午15—17点,晚上19—21点,我看完这个时间段总觉得我的时间总是在这个时间段很忙,要不就是陪伴孩子,要不就是在上班,要不就是在吃饭阶段。总之,吃饭时间不太正常,陪伴孩子时间是抽空,并没有大块的时间可以做个什么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是想要把我的时间给重叠出来。

把一天24小时的时间都化为有工作时间、学习时间,提升自己的时间、陪伴家人的时间、还有自己的时间。如果要这样分类的话,我们一整天就会在工作、自我提升、健康管理、家庭生活、其他的,五个类别里都有自己的生活痕迹。

还可以用五种时间来分: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心流时间。

而当下,我似乎都是只有一个时间做,那就是工作,工作过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不用顾家庭的,还有朋友可以约,一旦要顾家庭,一年下来,朋友都约不了几次。这就是生活与工作的严重不平衡。

无论是拥有平衡生活的目标管理方式,还是用五种时间方式,这都是需要自己做的唯一一件事情,那就是把工作与工作都分配好。

一天24小时,工作与生活都需要有,至于细分,你可以自己定义,也可以照顾已有的方式来。效率手册有很多种,也可以自己买一本来体验。

今年我为了差别对待,我买了两本效率手册,所以我在体验不一样的写作,不一样的计划方式。

就像我一年中会同时过好几种日历一般,新历、农历、玛雅历。

我的周划分也有两种,一种是周一是一周的开始,一种是周日是一周的开始。

在这样的切换中,我真的很自如,而在我的时间里切换,我就没有自如了。

在时间的安排上,还有一个词,那就是时间颗粒度,你的时间段都取决于这个,如果时间颗粒度小,你的效率会更高。

时间颗粒度是什么呢?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

我复盘了我的时间,发现,我的时间颗粒度是半小时。因为我无论做什么,我都会计划半小时的时间,因为这样的话,我可以不用那么赶的去完成。

还有一个是我本身速度就不快,所以在这个里面是我觉得当下最适合我的。

这样,能做的事情就是有限的,一天有48个半小时,如果是15分钟呢?96.哇塞,厉害了,是不是,感觉一下子就多了很多。

成功人士的时间颗粒度都会有5分钟为一个单位的,可想而知,人家一天能处理多少的事儿。想想就已经很厉害了,所以人家能成功,那是有道理的。

如果你有什么平衡的方式,可以来跟我聊聊。

如果没有达到平衡,先记录,找原因,然后再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为,我也在摸索与学习ing.

— END —

By.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