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姑表姨婆二大爷婚姻圆舞曲每周500字

大婚

2015-12-19  本文已影响563人  奎鹤

表姐大婚了。

中国人对于结婚的定义很是模糊。古时还好,下了聘礼算是订婚,在正日子将新娘娶进门,算是完婚,也就是正式结婚。现代则麻烦了些。理论上,两人去派出所领了证,就算是板上钉钉的法定夫妻了,可大家,尤其是长辈,都以为,大肆宴请宾客之后,才能算是真正地结了婚。

表姐这次回国,就是为了宴请宾客。

我与表姐自幼一同长大,她长我不足三岁,可算得上是没有代沟的一代人。虽说她较我年长些,她母亲却是我母亲的妹妹。从我记事起,表姐就在我身边,她写作业,我便在一旁捣乱,害得她因为分心写错了字被二姨责骂。我们姐妹,除了平日里的相伴之外,更会在每年除夕举办一场家庭内部的“春晚”,从编导主持,到演员剧组,就只表姐与我二人而已。两人胡拼乱凑,竟也能有十几个节目。唱歌跳舞自不必说,我们蹩脚的小提琴、舞蹈、英文朗诵也须拿来凑数,然而最得意的保留节目便是我们俩自编的名唤“小闹钟”的双簧,每每都让全家人捧腹不已。

后来四五岁上,我懂事了些,也认了字,与表姐一同参加英语班,从姐妹变成了同学。然而回家后,我们便还是姐妹,一同复习,一同看电视里的英语节目,一同晨读。虽说我家与和姥姥同住的二姨家仅一墙之隔,平日里,表姐多会被二姨锁在屋子里写作业,相见不得。可到了假期,我们就如鱼得水起来:早晨,我们分别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摆出一副心无旁骛只读圣贤的样子,等双方父母欣慰一笑,嘱咐一番出门上班之后,我就从自己家里蹿到隔壁的姥姥家,装模作样地给姥姥请安问好,表姐也就顺理成章地从屋子里出来,跟我闲聊两句。有时姥姥也会督促姐姐快点去做功课,我便顺势说,我要与姐姐一同学习。姥姥见我们姐妹如此乖觉,自然高兴,便也就任由我夹带着一堆书呀笔呀本呀的,钻进姐姐的房间,并将门反锁。起先我们也好好地写作业,将“每日计划”中的任务完成;不一会儿就越写越不耐烦,索性抛开作业,玩在一团。我和表姐的娱乐项目也十分单调,回忆起来,大约只有将一堆纱巾围在身上表演古装剧,以及“开公司”两种。由于常年陪姥姥听武侠评书,我们都怀有侠客佳人的梦,将身入戏也属正常。至于“开公司”,我们则规划了超级大型的公司,名曰“奥赛罗Othello”,就连logo都设计好了,我甚至还做了许多抬头纸来写文件。公司大楼达数百层,员工无数,家中成员皆居要职,工资以数不清的0为单位。可实际上,公司究竟如何运作,以什么为生,我们可就一点不知,也不懂了。现在看来,这活脱脱就是一个家族企业的雏形,万事俱备,只缺好项目。

这些都是小学低年级时的把戏了。表姐上初中后,仿佛就接触了更广阔些的世界,她带着我听王力宏,张惠妹,莫文蔚,给我讲学校里各种年少懵懂的故事,我也慢慢地从跟在她屁股后面的小豆包,长成了豆蔻年华的少女。

好景不长,我初一过后的那个暑假,表姐要去澳大利亚留学了,我们在她的房间里难舍难分,伴着我那时不甚能够体会的离愁。

我自此形单影只地混迹在长辈中间,不再有表姐的朝夕相伴。鸿雁无情,那时的即时通讯还不甚发达,姐妹间的沟通也仅仅限于不定期的越洋电话,和一些电子邮件而已。五年之后,我也踏上了相同的路,在悉尼这座不属于我们的城市,除了小姨一家之外,我就只能在表姐那里撒娇了。那时,表姐早已是个“老悉尼”,到处熟门熟路,更会带着我吃好的玩儿好的,知道我怕冷给我买电热扇,更会在我生日时悄然在我桌子上放一束花。任何时候我有了难处,表姐知道了,也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我面前。我幸福地、理所应当地受着这种姐姐对妹妹的照顾,一直到四年前我回国。

后来表姐说她交了男朋友,一个印尼的男孩。

再后来,表姐说她要和这个男孩结婚。

再再后来,他们在悉尼登记,成为合法夫妻。

一年之后,他们就来到中国宴请宾客了。

印尼男孩家里,除了父辈的几个亲属,来了五个姐姐一个哥哥,个个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相比之下,我们北京的人丁显得单薄不少,好在占尽主场优势,七姑八大姨的出席,也让我们的总人数占了优势。印尼的几个姐姐们穿着红裙子,腼腆地笑着,为她们的弟弟高兴着,有几个家里人既不会说汉语也不会说英语,却毫不违和地与我们这个地道的北京家族融为了一个新的大家庭。

我看着表姐与姐夫立在一起,紧张而激动地发言,突然想起她出国前夜,我们两个破瓜之年的少女依依话别的场景,那个本该忧伤却嬉笑着的夜晚,恍如隔世。

她这一去十五年,世界杯都已踢了四届。

表姐,愿你幸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