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行为之八——宽恕

2021-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六月_陌上花开

    我们提到宽恕时,会因为这是我们赐予他人的东西——我宽恕你。但是宽恕的核心是宽恕我们自己的过程和行动。

      共情能拓宽我们看世界的视野,从那个拓宽的视野中,我们能找到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宽恕。

    宽恕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它跟着体验而来,随着共情的脚步而来。共情能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属于哪里,通过这个理解,我们才能意识到,为什么宽恕是必要的。

      宽恕有四个阶段的过程。

第一,你意识到你做错了什么错事;

第二,你向你所伤害的人道歉;

第三,在任何可能的时候,对那个人              做出补偿;

第四,你尽量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宽恕的五个阶段

1、觉察

      由共情激发的每一种体验,都一定要从这样的觉醒:开始我们的认知受限于我们的体验和我们对这些体验的解读。这个世界复杂无限,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我们都只能理解到它的一部分。所以,觉察是我们终身的功课。

2、找寻

      认识到了我们的局限,我们就想知道很多。在宽恕的过程中,共情会让我们继续去寻找、梳理、筛分:我还能知道哪些东西?我哪里还没有看清楚?是什么妨碍了我对事物的理解?

3、向外走出去

        在找寻的阶段,我们开始从自身向外走向他人。共情使得我们可以参与于他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的感受、想着他们的想法。通过主动努力,借用他人的视角,向我们能让自己放弃对世界的偏激看法。

4、改变

      进入到他人的世界中,借用了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我们再回到转变后的自己。在每一次共情式互动之后,我们都发生改变和延伸,超越了原来的自己。用这个拓展后的视野,我们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内容。宽恕的体验,就包含在这个新的体验中。

5、投入

      知道我们的心智状态是与他人的体验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要把自己投入到更大的社群当中,与“世界合一”。

    宽恕相互连接的终级行为,我宽恕你,因为我就是你;宽恕了你,我就宽恕了我自己,宽恕了我自己,我就宽恕了这个世界。

如何践行宽恕呢?

1、一笔勾销

      宽恕意味着自由——把我们自己从骄傲、怨恨和苦难中解脱出来。我们从头再来,或者说,我们把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

2、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写日记能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肝脏的酶功能、减少找医生看病的次数。这些明显的生理变化,好像与自己卸下负担而产生的情绪释放有直接的关系。

    你可以尝试一下,每天花15—20分钟的时间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坚持下去,就会发现神奇的事情。

3、烧掉你的苦难

      在印度传统中,怨恨可以用一种简单但不寻常的方法来处理。首先你写出困扰你心智和精神的那些冒犯和侮辱。然后你把这张纸烧掉。看着纸被烧掉,就是一种暗示——所有的事情即使是怨恨,最终都会消亡。

4、打坐

      在一天里找一个地方、一个时间,安静地跟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呆在一起。15—20分钟后,可能从一个高度生理唤醒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宽恕能抹去过往,解脱自己,能让我们“像玉米生长在夜间一样”,能走进我们的内心,并超越我们自己,让我们成为本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有两种方式来传播光明:作一支蜡烛,或者是反射烛光的明镜。

                ——伊迪丝•沃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