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我们爱写日记原创文字集

回不去的西藏

2018-08-17  本文已影响89人  54f4e7e9a502

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    天气    暴雨

上周六上完课后,在楼上的书城里随意逛逛。按照惯例,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必是时下流行的畅销书。虽然我从不认为畅销的就必定是好看的,但出于好奇和媚俗,我还是宠幸了它们一番,挨个摸了一遍。

大冰的书依然还是那么显眼,听说最近又出了新书。大冰的书我没怎么读过完整的,只是走马观花式的读过几篇文章。我随手拿起已被读者摸烂掉瓤的《我不》,这应该是他去年出的。

我简单翻了翻,突然发现里面的插图怎么这么熟悉?怎么和潘老师拍的明信片上的照片那么像?我猛地想起一件事,隐约记得大冰的某本书里好像专门给潘老师留了一章,也许就是这本?

我把散了架的这本书从头翻到尾,终于找到了,写潘老师的这章题为《小慈悲》。

我一字不落地看大冰是如何描写潘老师的。大冰的文字有股痞子气,夹着黑幽默。

潘老师在他的笔下,长相身材如熊状,十根胡萝卜粗的手指头弹钢琴,有如熊掌在弹琴。大冰很不屑潘老师自弹自唱时自我陶醉的那个损色。而在我们眼里,五大三粗的潘老师坐在钢琴前,小肥手刚一举起就能把我们陶醉了。在书店,求着他给我们弹一首唱一个,他都不肯。

潘老师请大冰吃藏式大包子,自己先抢着吃它七个,外加一堆大蒜。这还没完,再要一盘炒土豆,直接把人家电饭锅抱过来狂造。潘老师的饭量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当年他和书店小伙伴一起吃饭时,回回都是最后收秋的那个,是打扫最后一粒米饭、最后一点油星的先进工作者。

惟有一次,潘老师败在我的手下。我在学校隔了好久才回拉萨休假,潘老师请我和小伙伴们去吃砂锅粥和烧烤。饭毕,大家都拍着肚皮停止了战斗,包括潘老师,只有我还意犹未尽地用勺子刮砂锅里的粥底,把已经凉了的各种串撸得都快冒火星子了,根本不管铁签子上串的是什么。大家都惊呆了,这几个月马老师在学校一直没吃过饭吗?你比潘老师吃得都多啊!

大冰在书里描写潘老师的各种萌状和糗事,都是我们熟悉的潘老师的模样。但有一样大冰没写,我真想给他爆个料。潘老师有时会像猪队友一样折磨我们。

第一次,我和小胡、小六在房间里包装明信片,潘老师笑咪咪地进来,顺手把门关上了。小胡大喊一声:马老师,快捂鼻子。我还没反应过来呢,仅能容下四个人的小屋子里顿时迷漫着浓郁的臭屁味儿。我们仨都快崩溃了,只有潘老师洋洋得意地在那哈哈大笑,笑声完全走的是丹田,底气那个足啊。他高大的身材堵住了门,我们强行要开门,门儿都没有。

第二次,去给学校送物资的路上。潘老师开车,乘客只有我和阿让。一路良辰美景,尽管路途坎坷,但大家的心情还是美如画的。这时,潘老师说了一句,都坐好了啊,然后关上了所有的车窗。我和阿让这两个善良的毫无防备的二百五,以为是要过水坑了呢。刚扶好把手,潘老师又开始放毒气了。我和阿让慌忙地找各种东西堵住鼻子,把我们俩气的。潘老师这次没大笑,像没事儿人似的玩弄他的方向盘。

从那以后,我们都长了记性。只要发现潘老师关门关窗,或让大家坐到他身边,我们都非常警惕,一概不从。潘老师这个小伎俩在我们老人儿这里彻底不好使了,但他仍然不放过新来的小伙伴。几乎每一个来书店工作的人都经历过潘老师自产毒气的洗礼。

潘老师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但更是一个可敬的人。大冰在书里详细地记录了潘老师在西藏所做的一切,不仅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书店,更重要的是,潘老师如何不尽余力地去帮助西藏贫困学校和贫困学生。潘老师曾在纳木措小学支教一年,之后一直走访考察西藏偏远地区的学校,考察途中,冰天雪地,路况极差,险象环生,多次命悬一线。

大冰在书中除了写潘老师,也着重写了纳木措小学几位老师的故事。

喜爱电子产品,能把照相机摸包浆的多布杰老师;从条件不错的地方主动申请调到艰苦的纳木措小学的次旺次久老师;有当年离家到内地求学九载,从未回过西藏的洛桑顿珠老师……

这几位老师,除了次旺次久老师外,我都曾见过。次旺次久老师在潘老师支教结束不久,因脑出血而去世,无缘相见,仅存缅怀。我去西藏支教之前,曾无数次地读过潘老师微博空间里的所有文章,尤其是关于纳木措小学的。我希望去之前对学校、对老师多一些了解,我把老师们的姓名都抄在了本子上。但遗憾的是,刚刚与他们相识,就不得不分手。因为不幸得了急性肺水肿,必须从高海拔地区撤离。我失去了和书中提到的这些可爱可敬的老师们相知的机会。

(《我不》书中片段) (曾经纳木措小学的老师们)

我站在书架前,一动没动,把大冰写潘老师的这章认认真真地读完了。当时我忘了自己是在哪里,整个人完全回到了书里面的世界。读完我才发现,眼泪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流的,已经糊满了脸。

放下书,我拿出手机给潘老师发了一条微信,隔了一会儿,收到回复“哎呀,秋拉姆,很想你”,我回了两个字“蜜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