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

2021-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东天雨

今天,我是怀着兴奋而又惭愧的心情读完"行无言之教"这个章节的。兴奋,是因为读于老师的书每天都能洗去头脑中的污垢,给大脑注入新的理念和动力;惭愧,是因为我在不少方面和于老师的"标准"相差甚远,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和感染。

于老师说:老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书"。在这本书里,整洁大方的仪表是"封面";字,是"第二张脸";绘声绘色的朗读和"作文"是最重要的内容;当然,还有许多"无言"的故事。读完这一章,我感到于老师浑身都是"功夫",即使不用什么教育技巧,只是一遍一遍地教学生读,一字一字地教学生写,便什么都有了。如此看来,"行无言之教"是有很高的"门槛"的——老师的修养好、综合素养高,无形中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老师自身"功夫"不硬,其影响就会微小得多,甚至没有。

对标之下,自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基本可以起到"身教"的作用:

第一、身为女性,我不敢怠慢自己的仪表。衣冠不整是千万不能示人的,浓装艳抺、奇装异服是自己万万也不能接受的。所以,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大概算得上整洁、利落、得体吧。

第二、自我感觉朗读能力还行。虽然达不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情皆出吾心",然"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还是可以做到的。我教过的上一届学生里,吕丹阳、段蕊蕊、王征、王美晶等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全校是出了名的。

第三、我自认为自己善良、正直、宽容、有礼、有童心,敢向学生当面认错,肯帮学生捡起掉在地上的橡皮或纸屑……这些,在有形无形、有意无意中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然而,有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却是我最欠缺的:

其一、写字。人家说:字如其人——我倒觉得我这个人还算得上正直、刚强,可写的字却软绵、缺少筋骨。其实,我从小到大,字是一路倒退的:小学时排在好的之列;中学时算不上好,但也不差;师范时有专业老师教书法,大家都热火朝天地练字,我却偷了懒,后来与人家一比,写的字连自己都看不上了。走上讲台后,常常为写的字"拿不出手"而尴尬,却总没有"亡羊补牢"的毅力。原以为写不好字的"影响"仅此而已,今读了于老师的书,顿感其影响大了:一方面,没有一手好字,课堂就会逊色一大截,也不利于赢得学生的好感;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以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呢?

其二、写作。大概由于年少的时候没读下几本书,中年后再怎么读,也建立不起良好的语感,当然也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作文"来。至于"下水文",印象中二十年来大概只写过一次吧。自己也清楚不会写作,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多少次"蠢蠢欲动",都未能长久,均以失败告终。因此,作文教学总不得法,自然难以教出"高徒"了。

好在,我这个人很能接受新的方法和理念,也是个积极的"实践派"。故而,受于老师启发与影响,我将奋力练就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涵养有魅力的人格。惟有如此,面对学生,方能以人格唤醒人格,以性格铸造性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