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共赏现代诗歌与散文随笔

念奴娇(词牌)初读李桂强先生书法

2018-07-02  本文已影响19人  信心方法

   

作者:黄雪莎

桂强先生

    鸟迹①翔天,佛光里②,纸落云霓日艳。沐水婵娟,今又现,“二王③”遗风流转。却魅南音④,音出笔砚⑤,颖《正气》⑥书彦。倒书“耦耕”⑦,悟得情趣“石”宴⑧。

    当忆“秣马”生涯⑨,英姿发自嬿⑩,乡愁归雁⑾。追酋⑿墨染,乃狂挽,波磔仙显“怪”巘⒀。故倾东波⒁,同与可齐墕⒂,南宫若俨⒃。应知“书卷⒄”,隽杰⒅明媚痴眼。

2017年10月4日(中秋节)

注:

《念奴娇》词又名有二十多种名称,作法有仄二体,平韵格,仄体正格为双调,一百字,上、下阙各十句,共八仄韵。苏轼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句式不同于常规《念奴娇》作法,因写得有气势,被人们列入《念奴娇》别格,而流转至今。本首词作法采用此别格作法。双调一百字,上阙九句,四十九字,第二、四、七、九句仄韵;下阙十句,五十一字,第三、五、八、十句仄韵。采用新韵。

词注:

      ①鸟迹:有一种解释鸟迹亦称鸟篆。相传是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所创鸟迹书发展而来,是古代的一种书体。后来有些文人借“鸟迹”作为书法的雅称。例如宋代.陆游《新凉书事》诗中曾写道:“卧看鸟篆印苍苔”。这首词中也是借用“鸟迹”代指李桂强的书法。

    ②佛光里:指李桂强书法方面的造诣,得益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传承,为赵朴初书法入室弟子。因而李桂强的书法在贵和、尚中之中泛着佛的灵光,像是不染凡尘的白莲花。

    ③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

    ④魅南音:意指李桂强书法的魅力在于他独创的“音符”,并具有中国书法南派的特点。因他是广东人,现居住广东,所以他的书法就像一首首美妙的乐章,从南粤频频发出。

      ⑤音出笔砚:指李桂强书法像美妙的乐章,出自他的笔和砚。在这里把李桂强的笔和砚和他的书技都神奇化了。

    ⑥正气:是指宋代.文天祥的《正气歌》。李桂强书写的《正气歌》,是他得意的书法作品之一。字间泛出了像《正气歌》一样的才、德,是李桂强才德兼备的体现,让人观后称赞不已。

    ⑦耦耕:这里用以指用双手同时在纸上“耕作”,书写倒书。倒书也叫逆书,是李桂强书法艺术的独创。

    ⑧情趣“石”宴:这里的“宴”用作安闲、快乐。李桂强常以“石”作为书写题材,创作了不少优雅、闲乐的作品,像佛教悟道一样悟出了“石趣”。

    ⑨“秣马”生涯:秣马本意指以粮草喂养战马,准备打仗,这里借以代指李桂强二十一年部队军旅生涯。

    ⑩嬿(yàn):是指非常美好、优秀。

    ⑾乡愁归雁:指李桂强像回归的大雁,怀着乡愁回到了家乡。他自称“端州人”。端砚为四大名砚的首砚,端州自古以来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⑿酋(qiú):古代汉语有成功之解。

    ⒀波磔(zhé)仙显“怪”巘(yǎn):波磔指汉字书法的撇、捺,这里用以统指书法笔画。巘指山峰的绝顶。这句说的是李桂强书法就像扬州八怪一样,笔画、结构有独创的“怪”的元素,“怪”到了像山峰的绝顶。

      ⒁倾东波:东波即苏东波也。指李桂强书法倾向于苏东波书体内核,连字势也像苏体向右倾斜且扁而肥。

    ⒂同与可齐墕(yàn):“墕”的意思是指山间两座并立的高山。“与可”即宋代大书法家文同,与可是他的字。这句意思是指李桂强的书法艺术可与文同相提媲美,与文同一样,书艺刚健有力,弹性十足,线条动静结合,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⒃南宫若俨:南宫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别称,人称米南宫。“俨”是庄重很像的意思。这句是说李桂强的书法很严谨,像米南宫书体潇洒奔放,又严于法度。

    ⒄书卷:即书卷气。是一种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外在表现。书卷气自然采自于书卷,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书。只有才识渊博,才会聪颖智慧,书卷之气油然而生。书法上能具有书卷气,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字艺、字势与众不同,有一种不同凡响的、不言而喻的风度和神采。

    ⒅  隽(juàn)杰:是耐人寻味的杰出表现。

书法作品(之二)

词解:

    李桂强书法已具羽毛丰满,展翅向九天飞翔。作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书法入室弟子,他的书法技艺也如在九天的佛光里,泛着佛光的灵气,因而落笔纸上的字迹也就像云披上霓裳五彩绚丽,也像阳光照耀下鲜艳夺目。大有杜甫诗中所写的:“下笔落纸如云烟”的意境。写出的字就像中秋明月沐着湖水缓缓升起,是那么样恬静、柔美。同时又展现出“二王”书圣灵动、丰满的书法手法得以流转和传承。作为南粤书法家,李桂强的魅力在于合众家之长,创造出自己独特风格的“南音”,经过他的笔和砚,一幅幅好的书法作品就像一首首美妙绝伦的歌曲,在笔、砚之中跳腾而出,如他创新写的宋代文天祥《正气歌》书法作品,这是他得意的代表作之一,从这一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了《正气歌》的德和才,折射出了李桂强的德才兼备的德行。特别是他自创的同时用双手“耕写”的倒书书法更是神奇,其中“石趣”是倒书代表作,他以佛家悟道的神情,把石头都悟活了,跃然纸上“石趣”,趣味丛生,让人的思想境界都上了一个台阶。

      谈及李桂强的书法,我们应当回忆他在部队二十一年的军旅生涯,在部队,他奋发自强、自学。英姿飒爽,取得飞跃进步,从而获得“全军自学成才标兵”。后来像回归的大雁,怀着乡愁,回到了南粤故乡。在广东他努力追求成功的事业,主要奋力于用墨染成的书法事业,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使他获得了共和国功勋书法家等众多名誉称号。这些成就是他狂挽巨浪,战胜艰辛,奋力拼搏获得的。他书写的每一笔画都像有仙人的神力,显露出他那像扬州“八怪”不同凡响的“怪”味,而这种“怪”经他自我努力创新、发挥到了山峰的绝顶那样俊秀挺拔。因此他的书法综合了众家之长,既倾于苏东波书体内核精华,连字势也像苏体向右倾斜,扁而肥。同时又与宋代大书法家文同书体相媲美,就像山间两座耸入云端并列的山峰一样具有刚雄、秀气之美,能像文同一样,书艺有力度,弹性十足,动静结合,恰到好处。他的书法更让人喜见到书法的布白、字整体结构力求严谨而又活力四射,像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一样具有潇洒奔放,又严于法度。我们应懂得李桂强书法中那种飘逸的“书卷气”,这是他孜孜不倦学习诸家书法的书艺,并在文学上有所造诣的结果,从而使他的书法具有高雅的气质和风度,像佛家悟道一样达到了很高的精神境界。他这种耐人寻味、非常优秀杰出的书法作品痴迷了众人的眼睛,众人眼睛好像被圣泉泉水明媚了一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