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情
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如这红豆杉,屹立于这天地间。

她在思念土地。
在1992年的农历九月廿二凌晨,一声啼哭降临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蟠龙村的一座木房子里。21岁,刚经历完生育之痛的母亲,一个人躺在产房床上。她知道了,孩子是女儿。即使周围农村人重男轻女,孩子的父亲也失望。身为母亲,爱孩子是天性。她还是紧紧地抱住了自己的孩子。窗外是鞭炮声喧天,别人家生了男婴,举家欢庆。窗内,是这位刚生产的母亲,在照顾女婴的孤独,父亲在一旁手忙脚乱。在闽南人的传统观念里,重男轻女的习俗,由来已久。但,不论是男是女,任何一个婴儿,都是爹娘心头的宝贝。
这个幼小的儿童,冠父姓。起初,儿童的父亲取名为燕虹,儿童的母亲不同意,听从一位远到深山的读书人的建议,取名为倩倩,二人争执,母亲略胜一筹。因此,在儿童父亲的家族里,众人称呼她为倩倩。女童被赐名,倩倩。
女童的母亲与父亲,这段婚姻是由封建社会里长辈联手操办的包办婚姻,从而结为连理的,感情不合,在情理之中。农村人以种菜为生。女童的母亲性格刚烈,勤劳踏实。她努力种菜,操持家务活。女童的父亲,性格暴躁,惰性强,嗜赌。家庭总经济入不敷出。时值,女童2岁,夫妻感情破裂,女童的母亲看破婚姻,不指望枕边人,要自力更生。据说,她当时食用油、食盐都要向人赊账,店家怀疑归还日期。女童的母亲,下定决心,举起了屠刀,不熟练地杀了家中饲养的猪,还清了债务。她简单收拾好行囊,背上心爱的女儿,走出了困住她的牢笼。
走出牢笼后,她无处可去,于是行走数公里山路,归娘家年山村。孩子的户口本,没有从他的手里要出来。她向自己的亲生父亲,也就是孩子的外公求助。万幸,这位外公在当地颇有名望,可以托人办理新的户口本。上户口的时候,围绕女童的名,再次引发争执。这位外公担心女童之姓名,梁倩倩,太好,会影响自家风水。女童的母亲因寄人篱下而妥协,遂改倩字为晓。至此,女童有了最终的正式本名,晓倩。
小女孩在学龄前的时光,是在外公家居住的。
母亲的学历只有到小学三年级,却明白“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道理。她深知,人要自立自强,方能长久。为了养活女儿,她走出了德化这一座农村,不再以耕地为生,转为打工。她外出打工赚钱,给外公和外婆寄照顾孩子的生活费。
小女孩不懂寄人篱下的忧愁,在年山村度过的时光,是很惬意的。她既不勤劳,又不懂事。大山是她的的乐园,孩童当中,就是天天带头去玩耍,和小男孩们混在一起,摸鱼捉蝉,拿竹篮子捞蝌蚪喂鸭子,举着竹竿四处缠蜘蛛丝捕蜻蜓,趴在地上观察蚂蚁搬家。大人干农活,小女孩就蹲在田边观察浮萍。大人叫小女孩去捡柴火,爱玩的她拿着一根树枝,晃悠回家。每个孩子都有过这么天真无邪的年纪。

那天,乌云密布,老母亲背着摔到脚的三舅归家,看到了心爱的小女孩蹲在路边排便,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掉了下来。小小的女儿,之前会甜甜地对人放飞吻,等她再见到的时候,那一头短发下是脏兮兮的脸蛋,假小子似的女儿,蹲在路边排便,不像女孩子的样子。这位母亲,连忙放下了弟弟,去拥抱女儿。
母女俩又多了一段,相处的温情时光。
聚少离多,这四个字对还是孩子的人而言,就是把亲情变淡薄,把相思变成一颗颗红豆。
小女孩这棵娇嫩的红豆杉,在母族的庇护下,自在地汲取大山的自然之气,受阳光雨露滋养,长成了一棵坚韧的幼苗。

当女童到了入学的年龄时,命运的女神,终于开始眷顾这对母女了。女童被外公牵着手,从德化的山村里走了出来,长途跋涉,来到了一座繁华的古老小镇,叫做安海镇。
6岁的小女孩牵着外公的手,怯怯地站在巷口,远远地看看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微胖女人,穿着蓝白相间的吊带上衣,白色的热裤。她向着小女孩张开手臂,要拥抱女儿。

至此,我就是这个女孩。
而我有关母亲的甜蜜的记忆,是从这个拥抱开始的,这是我有记忆以来,最初对母亲的印象。过去我对母亲的记忆,从这个拥抱以后才开始开启。
在巷子路口,我被母亲抱在了怀里,香香的,暖暖的。这是我六岁以前的记忆,我费了很大的功夫,历经磨难,终于填补了,自己缺失的那一部分空白。
我也明白。我的母亲的人生课题,与我不同。她磕磕绊绊,五十岁终遇良人,在慢慢学习经营重组家庭,做人的后妈。我的定位是先成为小学教师,接着做个会理家会赚钱的妻子,顺其自然成为母亲这个不会下岗的角色,梦想始终谨记在心。我之前的努力,做的是,人生课题分离。我花了八年,明白,她是她,我是我。



我和众多出身贫困农村的留守孩子相同,跨越千山万水,经历心灵世界的破碎,重建,恢复秩序,追寻人生活着的意义。
终于,在2023年,我寻找到了模仿学习的一位精神偶像——王潇。在加入趁早母星的过程中,在团队里,我是走得慢的人。
我国“新教育”理念的发起人朱永新曾对阅读做过精彩的描述:“一个人的阅读史即他的精神发育史。”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我是哭着吃过饭的人。所以,落墨写成文章的过程,比较难。这也反映了,我自己纸质书籍阅读量的匮乏。

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我是那么渴望自我实现的女人。我的归属与爱的层次的需求,在三十岁的时候结婚,得到了满足。
我在做的努力,是满足自己的尊重需求。我所在的工作正符合这个层次的需求。然而,我依然要进行自我探索,如何在主观世界和外观世界之中,找到彼此融洽、和谐的平衡点。
身为独生女的孤单,又是我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在不断努力变强大。我相信,像我这样的人,很多。我在探索的,是把曾经受过的伤,变成济世良方的方法。
我坚信,自己会把不完美的童年变成一本完美的童书,帮助更多的儿童。
祝福你,亲爱的读者,祝你一直和最爱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祝你喜欢的人恰巧也喜欢你,
祝你做过的美梦都不会忘记,
祝你的心情永远像周五的下午,
祝你永远活得像个孩子,
祝你所等待的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都不负所期!
祝福我吧!爱我的人,或不认识我的陌生人们。
2023.5.28 第三稿
修订 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晋德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