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心理今日看点

熬夜,是不甘心失去自由的最后挣扎

2016-10-19  本文已影响3013人  PSh心理羊仔

最近有一个月挣7000的年轻干部,因为某些原因想要退伍。

仔细了解过后,其中一个想法是一直困扰他的。

部队的生活是非常规律的,他从大学时期就作为国防生,一毕业就进入部队,所以对外面世界的概念很少。

他说:“7000元对于8小时是很多的,但对于24小时是不够的。”

他说:“以前跟他成绩差不多的同学们,也有的比较好的同学,工资都更高。”

因此,他想要自由。

他想要利用8小时之外的时间做更多的事。对此,你怎么看?


作为一个貌似生活在自由年代的我,熬夜不知不觉成为了我的习惯。

于是,我分析了下自己的时间分配。

•每天工作7h,上下班路程1h。

以上这8小时,为了工作而活着。

•睡觉8h,吃饭1.5h,午休0.5h,个人卫生1h。

以上这11小时,为满足生理需求的我而活着。

•做家务0.5h,与家人沟通交流0.5h,玩手机获取各类信息1h。

以上2小时,作为一个社会人而活着。

(心理学中著名的驱力理论和关系理论:人活着是为了寻求与他人的链接,我不反对玩手机,适度的通过网络交流,是现代人不可避免的选择,也是社会交流的重要条件。)

剩下3小时,我想作为一个人活着。

•于是,每天安排40min锻炼,20min读书,技能学习1h(尤克里里、驾照考试、心理学知识),看看电视放松大脑和给自己喘息的时间1h。

(另外附上周末48小时的时间分配,生理需求22h,社会需求4h,锻炼读书1h,写文4h,上课4h,技能学习5h,与朋友交流沟通玩耍4h。)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发现我真正想做的就是躺在那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或者说不用花费任何意志力的生活只有1h。

于是每当我准备睡觉的时候,我总有一种不甘心的感觉。

虽然我知道熬夜不好,曾经也尝试过10点半上床,关掉手机排除一切干扰。可是,我却怎么也睡不着,因为此时的我将一切注意里转向自身,层出不断的想法快要把我淹没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正好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吗?

每个人的注意焦点,不是向内就是向外的。当我们向内时,安不安定取决于内心,我的内心明显是不淡然的。根据心理学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所以,一般我们都会追求向上和美好,将太多注意力向内,则会引起更多的不安和焦虑。(部分心理问题常是因为过多的将注意力向内攻击导致的。)

我真正的欲望是想向外,而又不用费力气的事。于是,和很多人一样,选择了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试图找到一些机会和途径让自己任性一把。

人们都希望对自己有掌控感,我想每个人都不喜欢失控的感觉。

我想问问在你不愿睡去,或者失眠时,你是否也会有今天要结束了,好可惜的感觉。

那么熬夜,就是你不甘心失去自由的最后挣扎。

为什么说是挣扎呢?

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

但是,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

比如,你是部队士兵,你要遵守部队安排。你是公司职员,你要遵守公司安排。你是公司老板,你要遵守政府规定。你是政府要员,也要遵守社会规定。

就像《人权宣言》中说到,“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

它同样是有条件的。所以,绝对的自由是不可能的。

而熬夜换来的自由,想来你也明白失去的什么?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始时,那位年轻的干部。

我也许会先弄清楚他想要的自由是什么?然后看看他的预期在现实中能否被接受?然后将两种状态呈现给他,让他遵从自己的内心做选择。

萧伯纳:“真正的闲暇,是为所欲为的自由,可不是一事不做,无聊偷懒。”

所以,我们自己要把握分寸,然后在擅长的领域为所欲为,而不是任意放松,实现对自己的掌控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享受自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