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分类之文学史和文化知识课

2021-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敏而好学w

文本分析课、评价鉴赏课是阅读教学的两种主要课型。

上述课型之后,接下来就是文学史和文化知识(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的学习。教材中有的单元,在编排上明显有文学史的线索。一个单元中的作家,出现在文学史上的时间点不一样,成长的背景和路径不一样,受到的文学影响不一样,作品的风格不一样,对文学艺术的贡献不一样,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比较分析的。

文学史和文化知识课,可以独立进行,也可和评价鉴赏课一起进行。这是因为评价鉴赏常常需要关于文本的背景知识,涉及作家及其时代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陶渊明的诗就跟他那个时代的主流审美观念不合,《古诗十九首》无疑折射了东汉末年社会意识的变迁。当我们进行文学鉴赏之时,文学史可能是较难回避的。

无论如何,我坚决反对在进入文本之初,在文本分析课之中,就介绍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等文学史知识,因为那不符合教学逻辑。当学生还没学习《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这两个文本,介绍朱自清和郁达夫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在文本学习结束之后,在文学史课中,再回过头来体会两位作者是怎样的人。这就是“因文知人”。(这个不可一概而论,如果知人论世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可以把这一环节放在前面。

这样的单元课型分类,是针对语文课“大杂烩”的现象的。在讲授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们通常都遵循这样的流程:板书标题,出示教学目标,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初读感知、划分层次,再读分析、品味语言,三读领悟、品评文章……这样的教学面面俱到而无成效。分出课型,不同课型做不同的事,教学才有章法。在这里我只强调一点,那就是介绍作家作品在前,不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在学生学习这个文本之前,不应该介绍作者,因为作者根本不在场。你介绍一个根本不在场的人,有啥意思!你把《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讲完了再来介绍作家作品,朱自清和郁达夫本人没来,但他们的文章来了。通过他们的文章,就可以去推测这是怎样的人,所谓“文如其人”嘛。你就会发现朱自清是个很细腻的人,他文章中的比喻密密麻麻,叠词也不止一个两个,他一搞就是一群。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朱自清是一个做事很精细的人。而文字风格正是在措辞中表现出来的,是用心经营出来的。一个叠词不可能风格化,像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搞到一定数量才会有风格化的感觉。这说明李清照跟朱自清在这一点上相当一致,他们经营文本都煞费苦心,朱自清不乏李清照的那份稍显女性化的细腻。

朱自清很细致,郁达夫可不这般细致。《故都的秋》写景不这么细致,而运笔飘逸,有点天马行空。这种凌虚高蹈,“飘飘乎如凭虚御风”,不是朱自清能够飞得起来的。这就是郁达夫,这就是朱自清,这是典型的“文如其人”。这种教学的逻辑叫“因文知人”,通过文本去了解这个人。而不是文章都没学,先就介绍朱自清这样郁达夫那样。我多次笑话那种先入为主的作家介绍,凡是介绍朱自清,没有一个教师不介绍他是民主主义作家,“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我说《荷塘月色》的民主主义思想在哪里?你给我讲一讲?《荷塘月色》中哪里看得出他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民族气节?这不很荒谬吗?尤其是我去初中听课,讲《春》之前必先介绍朱自清。我说学生连课文都还没读,你首先就说“饿死”,假如我是学生,会不会觉得朱自清的《春》是在描写忍饥挨饿的青黄不接?这就对后面的教学构成了破坏,因为《春》展现的是江南春天的优美景象,跟吃不吃救济粮没有丝毫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