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答疑
如何理解和应用「默说」?
Q:课程中提到的太宰治《小丑之花》结尾:
叶藏远远的俯视大海。脚底下就是三十丈深的断崖,江之岛在正下方,小小的隐约可见。在浓浓的晨雾深处,海水上下起伏的波动着。
然后,不,就只有如此而已。
默说这种修辞是不是仅仅只是作品中的人物不说话,能不能作者也不说话?我觉的既然是默说,那干脆就把最后一句删掉不行吗?
A:好问题。如果你读了全篇文章,就会发现结尾与文章前面的描述有关系。「海水上下起伏波动」这句话没有点题,绝大多数读者其实是意识不到作者的思想,而「然后,不,就只有如此而已」这里是跟他文章开头形成一个呼应。但是把这句话删掉也可以。默说的应用范围,相对来说是表达一个意在言中的感觉,尽量把话吞到肚子里。像最后一句话通过点题来强化这种感觉,其实是有他的道理的。
除远距联想外,是否还有其他区分修辞感觉的方法?
Q:修辞感觉为什么不可以是按照范畴与范畴化、最小故事来分类?
A:严格来讲,是可以的。只是要注意,咱们前面的范畴和范畴化,已经是一个精确的定义了,最小故事也是一个精确的定义,那么这种非常精确的定义,你套到佐藤信夫身上其实不太好,你应该用一个偏模糊的概念套到他身上,才能够把不同的学科联系到一起,你把一个精确概念套到他身上,像修辞认识也可以理解为范畴和范畴化,修辞感觉同样也可以讲故事,只要你符合你的最小故事,这样你的逻辑体系之间会相互打架。
这是大家要注意的一个高阶思维技巧,你要把不同的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假如对方已经下了非常严格的精确的定义,这个时候你不要再套到他严格的精确的定义上,但是假如两个人都是偏模糊的定义,这个模糊之间表达的倾向是一致的,比如说修辞感觉和修辞认识表达的倾向,跟咱们这种分类是一致的,这个时候就可以把不同学科的概念联系到一起。
如何练习创造新的修辞感觉?
Q: 第六章中的「修辞」,有不破不立的感觉,试问打破到什么程度?
A:多数同学还不知道如何创造新的修辞感觉,掌握的修辞手法太单一,基本上是传统修辞那几种。大家需要刻意练习,把十五种手法掌握得更熟练。比如比喻,典型例子是「三年五载就是一生一世」;排比可以用列叙;夸张也可以结合时空变形,「打了一方寸呵欠」;对比,可以用近义词来练习。等这些手法成为你的本能时,再去担心破立的问题。
认知写作的运用之学术写作思路
Q:写学术论文有什么思路?
在学术领域要发优质的论文有两个思路,一是循规蹈矩,投入海量的时间和钱;二是找基本命题的漏洞。
我一个老师的朋友原来是学历史的,后来他转到发展心理学领域,他把心理学的经典论文期刊基本命题都看完之后,挑出一个有漏洞的基本命题,这样发出一篇成名作。在很多学科的早期大家习以为常的基本命题中,是很容易找到漏洞的,只要你把学科的经典论文给翻一翻,找一本著名的期刊沿着创刊的时间、高引用率一路翻下去。
一流的心理学家是这样的:找到一个学科的一个基本命题之后,你会发现,学科的基本命题即使存在漏洞,它并不是普遍的。假如是普遍的,这个命题早就被作为渣渣推翻了、不会写入教科书。它可能存在于ABCD四个领域,它的影响对D领域是最致命的,对ABC三个领域一点都不影响。一流的心理学家找到这个D领域,并把这个漏洞放大。他通过试验设计一个放大器,使影响最大化,就能有很大的成果。
最典型的是卡尼曼,他用这种办法最终拿到诺贝尔奖。他最早研究的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注意、决策、幸福感。这是他涉及到的ABCD四个领域,假如他一开始就研究幸福,那就绝对拿不到诺贝尔奖,因为幸福这一个变量不够纯粹,无法把他的「非理性行为」理论放大。大家明白么,这就是卓越的心理学家干的事情。
卡尼曼和塞林格曼的论文都写得很优美,他们都是畅销书作家。卓越的心理学家全是畅销书作家,因为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他们在写作时有很大的先天优势。我的好友王朔总结过科学家里面写畅销书写得最好的,第一是心理学家,第二是人类学家。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给大家的建议。
认知写作的运用之学术写作
Q:如何用认知写作写学术论文?
国内那种写得比较差的学术期刊,会把你大脑带到一个三四流的路径。大家不要看。心理学领域中有个期刊,在脑科学和心理学领域影响因子是在18左右吧,它下载量最高、引用最多的论文,全都是讲故事。
这个期刊我非常推荐心理系的学生看,它最大的特点是,它每一期只发一篇论文,然后邀请不同领域的正派反派基于这篇论文进行辩论,所以这本期刊非常好看,它的论文全是在讲故事。比如《世界上最奇怪的人》,讲的是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现象,绝大多数心理学研究的被试都是美国白人大学生,所以他把这一批人总结为“世界上最奇怪的人”,非常有文采。假如换成中国的心理学报二三流论文的风格会写成“论心理学研究的取样偏差”,毫无文采。
这篇论文非常典型,这本期刊都是这种风格。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不喜欢看学术论文,都被国内的一些不好的教育害了,以为学术论文都会写得很无聊,其实不是的。
《科学美国人》这个科普刊物文章也写得非常好,故事性很强的,都是写作典范。咱们是受国内的二手三手的知识误导,以为论文都会写得很枯燥。我当年刚开始的时候,也这样以为,后来觉得自己走错路了,因科学本身最体现的是人类求真的一面,绝不是那么枯燥灌水的样子。这种论文看多了,就基本上不会受到民科误导。
认知写作之行政写作
Q:认知写作对写行政管理方面的文章有什么启示?
这种文章有一个最重要的技巧:你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政治正确的流派的代言人。在政治圈有大量的思想、流派,总会有对的,有错的,有过时的,和短期内不过时的,当然咱们说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正确比较典型的是儒学。
还有一个重要技巧是,不要让它离老百姓太远了。儒学做为知识的第二个层级,阳明心学就是儒学下属的第三个层级。你在行政管理领域也会找到类似的知识体系,第三个层级就够了,千万不要成为阳明心学下属的细分领域的代言人,否则你的影响力很难扩大。
到了第三层级,接下来就是用其他的先进的知识体系,去串。比如我未来有可能写一本书,就是用认知科学解读阳明心学。还有另一个体系就是把本土心理学和阳明心学挂钩起来,这样未来你在这个领域就会有足够的话语权。你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翻译文章、图书来获得这个话语权。我自己的例子也比较典型,现在我在认知科学领域翻译、组织出版的书快20本了,未来人们在国内的认知科学领域翻到的脑科学和好的认知科学相关的书,基本都是我引入的,所以这几年我在认知科学领域的话语权逐渐扩大。
在坚信的流派上你一定要有很强势的态度,早期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别人打压。但是早期的时候,你要极其坚定地捍卫自己所坚持的东西。就像安替说的,人首先得有偏见,还要有深度。你到了以后逐渐会有很多方法来评价自己的偏见,若你早期没有自己的偏见,会很难脱颖而出。包括行政管理领域,你发的论文也永远不行。
职业生涯早期的时候,政治资本这一部分要增强。政治圈和学术圈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可能因为错误的选择而白费了十多年的投入。政治是站错队,学术则是在没有前途的学术方向投入时间,比如心理学中的沙盘游戏,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已经和伪科学区别不大了,当时我不少朋友还在这方面投入时间。
快速卡片写作示范
Q:用Keynote写《三十六惑》
Mac是审美极强的品牌,按Keynote默认的模板去做就对了。用Keynote写,一定呈现得更简单清晰,对模板进行裁减。比如在写文章时人的大脑是四个二级标题,两个层级的信息含量;演讲用的keynote结构要更简单清晰,尽量控制在两个二级标题,6000字的演讲,24页就差不多了。要同时在形式和内容上下工夫是很困难的,所以一开始就用先给自己固定一个简单的形式。
《三十六惑》这篇文章是我写得比较满意的,“夹缝中的青年”、“从三明治到葡萄”这几处写出了心流的感觉。这些意象并不是我写作之前想到的,只有一个蒙蒙胧胧的感觉,要讲老阳年轻时候的样子。8月16日早上洗澡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标题,我就明白我要写什么了,那天就写得非常快。
最原始的版本,原本有乔布斯的例子,但与中文语境不符,且他36岁的时候正处于人生巅峰,与孔子、毛泽东等人处于低谷的例子逻辑不通,违背了单一变量法则。所以实际写的时候,把乔布斯的困惑删掉了。
我原始版本是一个清单式的写作,大意是面对困惑有三种常见的处理方式。第一种是机器人式;第二种是当它不存在;第三是分裂主义,在工作上一套逻辑,在兴趣上是另一套逻辑。
提纲可以这么写,但你一旦把它放入到Keynote的容器中,读者的认知负荷就急剧加大了。一定要调整。Keynote这种卡片式的文本会催着你走。千万别用PPT的思维方式,而是要当做一个自由发挥的画板,这个思路是非常不一样的,你可以任意调,是纯粹的叫卡片写作。
如何分析小说的最小故事?
Q:如何分析小说的最小故事?
张爱玲《金锁记》大致讲的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七巧嫁到一个旧上海家庭,她身上本来有的一些善良和纯真,在那样的环境下逐渐恶化,最后变成了一个特别可怕的、让周围所有人都不幸福的老太太。它的最小故事是基于人性来编的:「我曾经是一位这样的人,讨厌那样的人,中间一堆事件,结局是这样的逆转,我成为了我曾经讨厌的那种人。」这个故事将七巧一步一步成为自己讨厌的人写得非常明白且毫不突兀。并且,到了最后的结局,读者依然是无法讨厌七巧。这就是优秀作家,把人性复杂的地方全写出来了。
任意挑一篇10万+的心灵鸡汤做对比, 《成为自己讨厌的人真有那么糟吗?》 第一个组块,「你从未丢失过自己,只是越来越成为真实的自己。」这个组块本质上是在否定他自己的主题。第二个组块,「你不讨厌自己,你讨厌的是无能的自己。」它又重新对这个自己进行定义。第三个组块,「抗拒成人世界的规则,其实是在逃避成长。」它又开始偷换话题,相当于去成为讨厌的自己。
这是10万+普遍的写法,基本是口水文,没什么信息含量。它并没有写出人性的微妙。假设人性是冰山,他讲的永远是冰山之上的,冰山之下的张爱玲全讲明白了。张爱玲不会下定义,她不会在文章中告诉一下“七巧讨厌这种行为”,她只是给你讲故事。前边讲七巧在年轻的时候是怎么被别人迫害;到了结尾,讲七巧怎么残忍地迫害别人。
这篇10万+文章连续下三个定义,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绕来绕去,最后把自己绕晕了。首先它本质是在批判长大之后成为自己讨厌的人,但是它给了读者安慰自己的理由:我成了自己讨厌的人是因为对真实的自我下定义不对;我越成熟就意味着我越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是我和世界的磨合越来越好了;成为自己讨厌的人也未尝不好。所以读者看完之后,觉得这篇文章很值得转发。
想象一下到了太空时代,你还会愿意去看那篇10万+文章么?它没有任何价值了。但即便在太空时代,大家对几千年前上海的环境完全不懂,依然会面临婆媳关系、面临成为自己讨厌的人这个主题。大家依然会把张爱玲这篇小说翻出来。就是这就是一流小说家干的活。
故事具体的事件不重要,怎么瞎编都行,但事件要基于人性的微妙的点去写。第一,你要把这个人性的转折讲明白。这是二流小说家能做的活,把故事编得像故事,能自圆其说。咱们同学现在算是四流小说家,自己编的故事太不像故事,自己都看不下去。
一流小说家是在二流基础上再进一步,他编的故事不仅是把正的一面讲明白了,还要把人性灰色的一面、人性的反面讲明白,同时把一个故事的三面讲明白。夏志清把这些都解读出来了,推荐大家看他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如何理解作品的目的是「告白与提问」?
这个问题在第六讲第一节讲得非常明白,举的是“人是承载基因和模因的机器人”这个例子。其实历史上是有不同的人质疑人生意义的时候,都有这方面的困惑和思考。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并不像计算机一样高保真,而更像是涟漪——你的思想在脑海中激发出波澜,这种波澜层层震荡传递给其他人。这是人和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无论是黑川雅之还是佐藤信夫,他们都在讲这个问题,告白与提问。平克非常强调对话,还强调好的作者带着你去看,这和“告白与提问”有相类似的地方——都很强调这个对话、强调优秀的作者带着读者去步入自己的圣境。
告白- 时空关系
《照夜白:山水、折叠、循环、拼贴、时空的诗学》韦羲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把中国的古诗词和绘画结合在一起,文笔表达得非常优美,罗列了很多中国在文学空间感上的独特的贡献。
第一点是,中国文字先天就具备画面感,这是中国文学中根深蒂固的一个东西。西方更多是以声音为主,第一步是通过声音构建一个画面感,把表音的文字转化为有画面感的文字。然后第二步是时空变形。时空变形对于西方作者来讲,很难掌握。
西方掌握这种技巧的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作家。但是对于中国作家来说,时刻变形是连二流作家也必须掌握的,不掌握这一套的话,很多地方他会表达不出来。无论是张爱玲还是王小波,先天的从文学基因就已经掌握了时空变形的技能,在空间感基础上去做时空变形,冻结时空关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冻结的是一仰一俯。东篱,篱是低的,视线是往下看的。南山,山是高的。南山是中国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这个意象代表希望,它是高的。即便到了太空时代,没有东篱,没有南山,但是只要这一仰一俯的关系存在,读者依然能秒懂这个诗句。这就是中国的古诗词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也是冻结了俯仰关系,中国的文学中有大量的这种冻结时空关系的写法。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稍微复杂一点,没上过认知写作学课的很难找出这首诗的好处。可以用第五讲和第六讲的知识分析一下。前三句话其实都在讲人类的孤独感,到后面有点反转了,没有最后一句其实意思是不一样的。最后这句讲的其实是人类独特的价值和这种独一无二的自豪感,说白了就「自嗨」,嗨得自己哭了。天地和个人,对应的是容器隐喻。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落花、流水冻结的是上下与水平的时空关系,营造了一种不太一样的时空。可参照第六讲中提到的五大时空模式去写。
只要人类基本的时空关系存在,就算到了太空时代,人们不明白什么叫东篱,什么叫南山,但这个时空关系依然是存在的,并且是天天接触的,这种时空关系就能一下就击中他了。「告白」的意思相当于,时空关系是最容易击中读者的。
提问-含蓄
「提问」这一点也是跟中国文化有关。中国文化是特别含蓄的文化,但是国内很多优秀传统都没有了,在日本传统中倒是非常典型,日本文学极其含蓄。
《日本和歌物语集》这本书写得太好了,强烈推荐大家买。这本集子好的地方是好在它的翻译,译者是张老师,她是一个非常知名的日本文学研究专家。她的翻译非常好玩,统一用「从前有个男子」开头。
从前有一个男子,在京城住不下去了,便去往东国……
从前有个男子,或许是觉得京城已难以容身了吧……
《和歌物语集》内容是日本文学的源头之一,可以理解为今天的一位中产阶级家庭男子,要逃离北上广,开始他波澜壮阔的好玩的一生。翻译非常到位,把一位中产阶级的矛盾、人性的挣扎全都翻译出来了。这是我见过的翻译得最好的一本。其实日语原文不是这个感觉,日语原文没这么好玩。
这里我想讲的是,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与西方文学不一样,特别含蓄的。含蓄的表达方式,更多的是类似于提问,并不会直接把答案抛给你,而是「我只是讲我自己」。又例如下面这段:
从前有个女子,自以为风雅其实很是肤浅。她家附近住着一名男子。女子是能咏歌之人,便想试探他,折了一只略微变色的白菊,送与男子:「可有白菊着红晕,但见白雪压枝头。」男子佯作不解其意,回复一首:「红晕之上白菊掩,红白绚丽佳人袖。」
怎么准确理解踌躇和默说?为什么用起来总感觉不自然?
Q: 大家都喜欢刻意练习修辞:踌躇,但读起来生硬不自然。踌躇怎么理解呢?
A:罗列了一大堆词语,都总表达不到作者心里去,这样一种犹豫,摇摆的过程,有点啰嗦,称之为踌躇。佐藤信夫总结了这种修辞的两种表现路径,近义积累,和模糊表现。大家用“不是不是不是”,应该是想用“近义积累”,但不是硬套,要发自内心觉得自己需要这种表达才行。不仅是“不是不是不是”,也可以是“没有没有没有”“这行这行这也行”……积极列举仿佛近义的词,承认任一个都不足以表达最好,用一串词来尝试接近近似解。你对爱的理解,一个词讲不清,可以列一堆词肯定或否定,用以无比接近你心中此时的感觉和定义。这样反复列词摆弄扭动,就是佐藤信夫说的在母语中撒娇。修辞感觉修辞认识,都不用硬套化用概念,我们要模糊理解,在无限近似的表达中寻找自己真实的感觉。
是不是写出新的感觉,这个新感觉有摇摆,在某种意义上撒娇,这就是踌躇。写出来你自己假如认为是踌躇,那它也是可以理解为踌躇的。比方有一座语言的桥,踌躇说的是,我在这个地方绕圈子,我始终是在犹豫过去还是不过去,还是怎么样,类似撒娇的感觉。它是借助于这种手段创造了一个新的感觉,一种新的认识,并不是规定在这座桥过来过去这种形式就一定是踌躇,并不是这样。而是借助于这一种形式,过来过去的形式,创造一种新的感觉,新的认识。默说这部分也是一样,要看他是不是把意在言中和意在言外的感觉表达出来了。所以我要格外提醒大家,不要去套语言现象,套语言现象那基本上就成了佐藤信夫批评的那种方向,就不是他鼓励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