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实验课的上法
化学老师最害怕上的就是分组实验课,原因有很多。
第一:分组实验的时候,仪器和药品准备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一些药品还不好买,需要公安系统的层层备案。例如,高锰酸钾,浓硫酸,白磷等.
第二,学生进入实验室操作时,课堂纪律比较乱,一般老师控场能力弱的话,就会使整个实验室如同菜市场一般喧闹。
第三,实验结束之后,实验室的卫生收拾起来相当困难,实验过程中药品添加仪器更换等情况一直存在。
今天看到刘龙翔老师的一节课,以实录的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第一次做实验,刘老师首先将学生分组。在分组的时候,让女生先坐一张桌子,男生再去按排序依次和女生同组。男生女生同组减少了说话的机会。分组安排合理会使实验操作有序安静,这是分组实验课成功的第一步。
等同学们坐定之后,刘老师非常幽默的说出出来一些要求。例如他说到:“我看到有一些同学选择了合适的同桌,非常愿意这样坐,非常愿意的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非常不愿意的也不要盯着非常愿意的去看了。这是纪律问题;第二,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高高兴兴的来做实验,最后让专车把你接走,这是实验室的安全问题;第三,组内的两个人要小声交流,前后不能交流,因为你点燃了酒精灯。”这里把不能做的原因也分析出来,通过三点,其实基本上是给学生立下了规矩。
当学生坐定之后,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实验,步骤是什么,让他们知道这节课是有明确的任务的。
接着开始一步一步的来指导实验。这个实验是“实验室里面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虽然需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人员多,班级多,实验老师非常辛苦的装好了所需要的高锰酸钾药品。孩子们坐定之后,每一个小组的同学按照持续去领取装满装好高锰酸钾的大试管,在领取药品的过程之中,其他学生很安静。刘老师也不忘在这里做一个评价,表扬来取药品的男生,表扬安静的等待的女生。
药品取好之后,需要把水槽里的导管橡皮管拿出来,规定水槽里的水量是1/2。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之中,尽量的减少少量、适量这些词,因为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词语对初次进入实验室的他们来说置若罔闻。刘老师从木炭的用量,水槽中的水量都做了具体的要求。
当学生做好准备之后,开始把集气瓶装满水,导管和橡皮管与橡皮塞连接起来,铁架台固定好,规定时间三分钟,并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效果非常好的实验展示出来,让那些有问题的迅速的进行纠正。
同时要求同学们,明白排水取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区别,例如导管的不同,集气瓶如何操作。然后强调一些细节。例如性质实验的时候需要用到蜡烛,铁丝和木炭,在铁丝燃烧的时候,强调在燃烧匙中进行。同学们开始动手做实验,老师巡视并不断的强调巡视过程之中发现的问题
当时间到了,没有做完的就不能继续再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最后一步的整理工作将用过的大试管交上来,导管拿下来放置在指定容器中。谈到指定容器,刘老师专门把放废液的废液盆举了一下,让同学们看一下,任何语言都比不上食物的展示。擦桌子、收凳子、摆好实验仪器……
最后一步老师做好验收工作,同时强调收拾好仪器后,方便下一个班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