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学习第13篇《召南 采蘩》(全)

2022-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流水王丽霞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3篇 《召南 采繁》

【原文阅读】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译文参考】

要采白蒿到何方?在那池沼和水塘。

采来白蒿做什么?是为公侯养蚕忙。

要采白蒿到何方?山涧之中溪流旁。

采来白蒿做什么?送到公侯养蚕房。

蚕妇发髻高高挽,日夜养蚕不得闲。

晚上发髻像云霞,蚕事完毕快回家。

【字词注释】

(1)于以:问词,往哪儿。相当“于何”,在什么地方。一说是语助词。

(2)蘩fán:白蒿。生彼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

用来制养蚕的箔。朱熹《诗集传》:“蘩可以生蚕。”

(3)沼zhǎo:沼泽。

(4)沚zhǐ:《说文》:“小渚曰沚。”这里用为水中的小块陆地之意。

(5)事:此指祭祀。一说指指养蚕的事。

(6)涧:山夹水也。山谷中的溪流。

(7)宫:大房子;汉代以后才专指皇宫。一说蚕室。朱熹:“或曰:即《记》所谓公桑蚕室也。”

(8)被bì:同“髲”,用假发作的头饰,相当于今之假发。一说这里是用为施加之意。

(9)僮tóng僮:首饰盛貌,一说高而蓬松,光洁高耸的样子。一说这里用为未成年的僮仆、奴婢之意。《说文》:“僮,未冠也。”

(10)夙(sù)夜:早晚,言其勤苦。在公:在公侯那里做事。

(11)公:公庙。

(12)祁(qí)祁:本义是形容云多的样子,这里用它形容蚕妇回去、簇拥如云的样子。一说形容首饰盛,此处指头发散乱。

(13)薄:这里为减少之意。薄言:有急迫之意。

(14)归:归寝。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蚕妇为公侯养蚕的诗。蚕妇是什么人呢?一种认为是普通的劳动妇女或宫女,一种认为是贵族妇女。 方玉润认为,这是三宫夫人和世妇率仆妇、蚕妇到公侯蚕宫养蚕的事。

        不过,古代贵族夫人尽管确实有主管宗庙祭祀的职责,但并不直接从事采摘、洗煮等劳作。此诗中的主人公,既辛勤“采蘩”、又“夙夜在公”,其所忙碌的地方为“公侯之宫”,这种口吻显示的身份,显然不是“诸侯夫人”,而是供“役使”的“女宫”之类。

        诗之开篇,出现的正是这样一些忙于“采蘩”的女宫人。她们往来于池沼、山涧之间,采够了祭祀所需的白蒿,就急急忙忙送去“公侯之宫”。

        诗中采用的是短促的问答之语:“哪里采的白蒿?”“水洲中、池塘边。”“采来作什么?”“公侯之家祭祀用。”声韵流转,明快清新,有天然之趣。简洁的答问,显出采蘩之女劳作繁忙,似乎只在往来的路途中,对询问者的匆匆一语。答过前一问,女宫人的身影早已过去;再追上后一问,那“公侯之事”的应答已传自远处。

        第二章的复叠,愈加显得女宫人的忙碌无暇,简直可以从中读出穿梭而过的匆匆身影,读出那从池沼、山涧飘来,又急促飘往“公侯之宫”的匆匆步履!此诗的主要特色就在于前两章以一问一答出之。短促的问答透露着夙夜劳瘁的女宫人为贵族祭祀采蘩的辛苦。

          第三章是一个跳跃,从繁忙的野外采摘,跳向了忙碌的宗庙供祭。据《周礼》“世妇”注疏,在祭祀“前三日”,女宫人便得夜夜“宿”于宫中,以从事洗涤祭器、蒸煮等杂务。由于干的是供祭事务,还得打扮得漂漂亮亮,戴上光洁黑亮的发饰。全诗前赋而后兴,赋之中又有兴。

        盛大的祭祀排场,为“降福”贵族而设,需要众多的劳动者付出巨大的辛劳。 承受这样“夙夜在公”的劳作,女宫人究竟辛苦成什么样子?诗中妙在不作铺陈,只从她们发饰“僮僮”(光洁)向“祁祁”(松散)的变化上着墨,便入木三分地画下了她们劳累操作而无暇自顾的情状。言语虽简,而人物之仪态神情可现。未着重墨,却读出丝丝酸涩。

【反思探讨】

《采蘩》的主旨:

  女宫人采蘩祭祀还是仆童做最辛苦的劳役

          除了前文所说为公事室养蚕,作为祭祀之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一首为封建王公贵族服劳役的山歌,是奴仆们在服劳役休息时闲唱的。

          山歌中第一、二段是互相问答,问答内容为采蘩的地点和目的。第三段则是奴仆们不满的牢骚怨言,因为王公贵族的祭祀,连小小的僮仆也要服劳役,更不要说是成年男女了。歌中所表现出的不满和无奈,在最后一句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夙夜在公侯家,昼夜服役,连想回家的话都不敢说,表现出封建王公贵族的残酷。

        为封建王公贵族服劳役,这本是召南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但是,在以往的服劳役中,没有哪一次像这次一样劳累,所以这次的服劳役便以山歌的形式留传下来了。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诗经》的艺术成就(1)

《诗经》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尽管“现实主义”是借用西方的名词,但从民族文化传统来看,整部《诗经》的创作者都是立足于现实,用其特殊的文化眼光去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抒发情感和表现理想的,并形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学创作精神。

      《诗经》是直面现实的艺术,诗中所描写的现实世界,诸如祭天敬神、祈福消灾、捕鱼打猎、种田养蚕、修屋筑室、戍边卫国、婚恋情爱等,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而其所抒发的感情,也是人类共有的七情六欲,诸如对祖先的赞美、对灾难的恐惧、对丰收的喜悦、对亲情的渴慕、对友谊爱情的向往、对富贵不均的哀怨、对不良政治的怨恨、对人民流离失所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等,都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上古社会的形象历史。因此,《诗经》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的,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典范。

        《诗经》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类命运,认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摆脱早期自然泛神论的束缚,捕捉现实生活的各种素材,体验和观察生活,并由此进行深刻的揭示和描写。这种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使《诗经》成为反映周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也使《诗经》具有写实和质朴的特征,具有一种生活的亲切感,引导人们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激发人们不懈地追求理想生活。因此,它本身就成为一部生活教科书,具有巨大的社会教育力量。

      《诗经》的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对我国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描写了汉代社会的各种矛盾、各种现象,是汉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曹魏时期出现的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建功立业抱负的“建安风骨”,是现实主义时代精神的最生动体现。唐初陈子昂反对齐梁诗风,继承“风雅比兴”,倡导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杜甫的诗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情怀,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史诗”,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白居易、元稹等提倡和创作的“新乐府”诗,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实践。之后,王禹偁、元好问、关汉卿、曹雪芹等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将现实主义传统发扬光大,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与文学经典,丰富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宝库。

        总之,《诗经》作为我国现实主义的开山之祖,培养和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