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见炊烟

今年新春,不比以往,宅居在家,响应党的号召:在家不添乱,就能做贡献。再亲再见,也互不往来,只是电话,视频联系,问安!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专业超市特供。
我们上班一族,平时忙于上班,虽有心,可是很少有时间回乡下老家,让老人与我们一起居住,老人很不习惯,很不情愿,我们作为儿女,也不能强老人所难。只要老人能够如意,我们可以理解。与老人一起团聚,让老人能够享受儿女之欢,只能趁着假期,会到久违的老家,与老人住上一段时间,享受儿时才有的温情。
今天是个例外。
我们只有在封闭解禁后,才回到老家,可已是春意盎然。我们会到儿时的乐园,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能入眼,很是熟悉,充满了情感。
今非昔比,乡间田土气息的温香仍在,绿绿麦苗沐浴阳光,经历春风,吮吸大地供给的养分,茁壮成长,路旁的树木巍然屹立,为我们看守家园,妆点着农村世界。
原来的乡间小路铸成水泥硬化路面,街道两边绿色盎然,两边的宣传标语紧跟时代变幻,房屋土立墩成为古迹;渐行渐远,纯砖到顶,红瓦房,明三暗五一院落不再耀眼,取而代之的是两层小楼,装修一新,现代家具齐全,真的可谓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冬秋”。看看这别墅级别,让城市人真的羡慕眼馋,敢于城市人比时髦,真能提现。
如今国家,社会重视三农,尤其建设生态文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很重视保护环境,国家投重资做好“双替代”工程,彻底告别,取暖用煤碳,梵烧秸秆烧锅做饭的时代。
可是,家中老年人还是习惯,偷偷存放树叶,秸秆,虽再孩子的强烈反对下,取暖,做饭,用汽,用电。可是当孩子不在家,偷偷烧火做饭,因为这不花钱。所以难得见久违的炊烟。
这想起我们童年,放学后,总是挎着篮子到田间割草,夕阳西下,看到缕缕炊烟,知道母亲做饭,就感觉更加饥肠辘辘,口水下延。这是家长让我们回家的信号,我们感到如此亲切好感。
如今时代变迁,难见炊烟,全国上下在进行蓝天保卫战,老人的行为不能用法律,道德评判,我们也不好在此规劝。
看看农村老人,还保持纯朴的心态,俭省节约的习惯,他们总是说:挣着没有省着有,平时省一粒,用时用千金。
这种烧锅做饭,袅袅升起的炊烟,定会成为定格成为历史,也是娴和农村的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