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我爱编程哲学、逻辑学

【BitTiger读书会】· 第二十五期《学会提问》

2018-03-21  本文已影响34人  线上读书会

【BitTiger读书会简介】

BitTiger读书会,以书会友。以报告方式,加强组织表达力;以讨论方式,激荡思考判断力,期能扩充知识领域,养成读书习惯。

每周一本好书,一年阅读50本书,集众智,挑好书,留精华内容,创优质社群。

BitTiger读书会,欢迎您的加入!

在第二十四期里,千城结合九本演讲技巧提高的书籍和自己对于公开演讲的感受和经验,给大家带了一场主题为如何快速提高演讲能力的线上直播讲座。在即将到来的第二十五期中,佐撰将会为我们分享《学会提问》(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这本书,让我们一起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如何重要以及如何有助于我们做出有价值的提问。


【领读书籍】

【BitTiger读书会】· 第二十五期《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书籍介绍】

《学会提问》是2013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尼尔·布朗(NeilBrowne)和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M. Keeley)。

本书作者应用批判性思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列举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教授人们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享介绍】

中国人在北美职场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无外乎“想事”的方式和“说事”的能力,上周的读书会管理学博士千城分享了如何提高“说事”的能力。这周的主题是“想事”的方式。

批判性思维是北美崇尚的“想事”的方式之一,是北美学校教育的重点,又恰是中式教育中比较薄弱的一项。《学会提问》教你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学习合理质疑,拨开迷雾得到最优结论的方式。

内容大纲: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为什么要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十个关键问题

批判性思维感悟


【嘉宾介绍】

佐撰,二十余年IT从业者,曾在Oracle, Adobe,Thomson Reuters北京研发中心工作。从事各种技术打杂,包括但不限于开发、测试、售后、顾问支持、培训。四年前移居加拿大,目前在加拿大Bank of Montrel任反洗钱数据分析师。


【加入读书会】

获取BitTiger读书会系列读书分享信息,请添加微信ID: saraincs,备注“读书”加入BitTiger读书会活动群

【BitTiger读书会】· 第二十五期《学会提问》

【分享文稿】

很荣幸今天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和讨论《学会提问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这本书。本书作者 尼尔•布朗 Neil Browne 斯图尔特•基利 Stuart Keeley。第一版发表于1981年,以后三十余年不断更新版本,修订和添加内容,当前最新版本是2015年出版的第11版。我读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第十版的中译本。

这本书的原版还有一个副标题叫:A Guide of Critical Thinking, 即批判性思维指南,很遗憾中文译本没有译出来。“批判性思维”是这本书的核心,“学会提问”在作者看来是通往批判性思维的途径,“十个关键问题”是抵达批判性思维的法宝。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原版书中Thinking和Critical Thinking都是用的“Thinking”这个词,但翻译成中文前者译成“想”或“思考”,后者则译成“思维”,即“批判性思维”。我对语言学没有研究,说不清这样翻译的道理,在我还没有能力对此“Critical Thinking”时,就暂时接受这种表达。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思考是人的本能,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停止思考对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有练习冥想的人大概对此深有体会。但如果我们留意一下自己日常的思考,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随意的、不完整的、主观的、感性的、片面的、甚至可能是充满成见和偏见的。只有当事情比较重要时,我们才会认真思考,但这个“认真”也只是态度,并不代表我们的思考会更客观、理性,更不代表思考的过程更缜密。事实上,如果你留意自己的思考,往往会发现自己思考的过程是很杂乱的,象奔腾的野马,我在准备这篇讲稿时,就无数次被我的野马拖到天涯海角。

批判性思维要约束的就是这匹野马,它是指一种理智的、受过训练的思考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求思考者主动而有技巧地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概括、分析、推理、评估,最后得出结论,指导自己的行动。或者说,它是一种对思考过程的思考,通过评估思考过程的合理性,使思考的结果更准确可靠。

由此可见,不同于天生的自然的思考,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需要后天培养和训练的思维方式,用于审视论证过程的有效性。《学会提问》这本书即是指导如何培养和训练这种思维方式。要注意的是,批判性思维不是万灵药,更不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什么问题都要用批判性思维,比如说,亲密关系中的感情和情绪问题最好就别用批判性思维,否则大概只会把事情越搞越糟。批判性思维适用范围是思考“论证过程”,即思考 “从论题经过论证而得出结论”的这一过程是否得体有效。

《学会提问》这本书即是指导如何培养和训练这种思维方式。

两种思维方式

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首先将思维方式分成两种:海绵式淘金式。前者如海绵吸水一样,收到什么信息就全盘接受什么信息,后者则主动选择接受什么不接受什么,对想要接受的信息会进一步深入发掘。前者好像是在家吃饭,爸妈做什么你就得吃什么,不吃都不行,后者是去餐馆点菜,先想好吃什么再点来吃;前者重视获取到知识这一结果,后者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与知识的互动。

大家可能看出来,中国的主流教育是以培养海绵式思维为导向的,所以我们的学生习惯于“告诉我正确答案”和“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定式,我们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特别高效,但可能出现不知道为什么学这些知识,也不知道在生活中怎么运用这些知识的情况。而北美的教育是淘金式思维为导向的,以我孩子的英语作业为例,首先阅读什么书是学生在老师给定的大范围里自选的,老师也较少对学生的个人见解评判对错,而主要是对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评分,也就是说,只要你提供了充分的、合理的、有逻辑的、经得住质问的论据,并且表达方式清晰无歧义,那么结论并不影响评分。

可能有人会觉得,海绵式思维不好,淘金式思维才棒。其实两种思维方式各有长短,没有海绵式思维,则难以获得足够的基础知识,本身是块贫瘠的荒地,是没法淘出金子的,只能是胡搅蛮缠式思维,相信在北美生活过的朋友应该都见识过那种基本常识都没有却啥事都要掺和一嘴表达个人看法的人;反之,没有淘金式思维去辨析,海绵式思维在遇到问题时仍然会束手无策,而且吸收的东西太杂太乱的话,自己的脑子会搞得象令狐冲体内不可调和的各派真气一样打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海绵和淘金缺一不可。

为什么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俗地讲,就为了解决三件事:

第一件事:“关我屁事”的问题。网上有个段子,两句话解决人生绝大部分纷争: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人生苦短,而有意义的事很多,批判性思维让我们在介入一个论题前首先思考“关我屁事”,从而远离无谓的论争,避免浪费生命。

第二件事:少交点智商税,少被人忽悠。互联网时代,看起来信息传播得更快更广,但从这么嘈杂的噪声中分辨出信息地真假,保持清醒不轻易上当受骗,没点儿批判性思维能力还真不行。

第三件事:能把别人忽悠了。正经点儿!就是能够学会如何逻辑缜密地思考和条理清晰地表达个人观点,以理服人。

十个关键问题

前面说过,批判性思维是对思考的思考,更准确地说,是对论证过程的思考。而通向批判性思维的法宝,在作者看来,就是学会提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用这一系列关键问题质疑思考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可疑点,追求真相。

作者共总结了10个关键问题:

1)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这个说起来好像挺简单,但对论题和结论表达不清的情况是广泛存在的,有的可能是表达能力问题,有的可能是故意而为,所以先搞清主题很有必要

2) 理由是什么?

理由就是我们常说的论据,证明结论的合理性

3)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在不明确的语言上很容易造成误导。比如药品广告最喜欢用的词儿是“有效”,你可能一厢情愿地以为“有效”是指把病治好的,或者起码好了大半,可人家药厂说的“有效”是指你原来发高烧头疼流鼻涕打喷嚏腰酸背痛腿抽筋,吃了药之后体温降下来了,别的症状你还得接着享受。

4)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假设,并认为那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假设几乎存在于每个论证过程,它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可能是基于圈里共识,大家的确都知道,一方面是可能论证者个人的局限性,错误地以为我知道的你也知道,这种就是论证中的坑,需要特别小心。

5)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逻辑是个好东西,但并非人人都有。比如上大学有啥用,隔壁家小二子高中没毕业就去打工创业现在都腰缠万贯了。再比如你有啥资格说我偶像小说写得不好?!你自己作文都不及格!又比如他这种渣男还能说出有道理的话?!还有,你反对公知,那你肯定是五毛党。推理的谬误是批判性思维的重头戏,而我个人觉得逻辑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弱项,所以这一章值得多花时间认真看看。

6) 证据的效力如何?

证据的种类很多,但效力各不相同,这个在后面详细说

7) 有没有替代原因?

往往一件事并非只有一个原因,论证者可能给出一些原因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其他的原因。

8)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数据的欺骗我在后面会详细说

9)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吗?

几乎每个论证者都会在自己的论证中屏蔽那些对自己结论不利的信息。而我们做为思考者有责任去挖掘和发现被屏蔽的信息。

10)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当你通过上述问题收集到了你的理由和论据时,是否你还能得出跟前面一样的结论呢?

一个“论证过程”的三大要素即论题、论据和结论。所以批判性思维十个关键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论题和结论是什么的问题,最后要反思合理的结论是否与已经得出的结论相符。最多的问题集中在对论据的思考上。

书中针对每个问题作者都用了一章的篇幅去解释、讨论,并在最后给出几个案例供读者思考练习。由于我们读书会时间限制,我在这里将不逐一介绍每个问题,我将着重分享我阅读本书后感受最深的几点体会。私心里,我希望尽量少剧透原书的内容,多谈一些个人理解,与看过本书的朋友切磋讨论,同时,也不至于影响还没有看过本书的朋友读原书的热情。

感受1:价值观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

价值观是一个人评判什么东西更重要、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一套标准,它决定了一个人日常思维、行为的准则,也是我们评判他人“品质”的标准。比如喝咖啡的某人认为自己比吃大蒜的某人更高级,就是不同价值观的评判结果。

成人的价值观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顽固性。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很难的,往大了如何看待平等自由,往小了说读什么书玩什么消遣,都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人的本性决定我们都愿意跟与自己价值观取向相近的人相处,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让我们感觉更安全。相反,对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相差较大的观念,我们的本能是拒绝的、厌恶和嫌弃的。

第二:冰山效应。价值观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但行为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只相当于冰山露在水面上的部分,更多的价值观是深藏在水面之下,庞大而复杂。比如典型的有轨电车难题,是压死备用车道上那一个倒霉蛋,还是压死正常车道上的五个违规者,就是底层诸多价值观造成的行为差异,如果只从行为判断,你可能很难准确说出是什么让那人不动或搬动操纵杆。

因此对成人来讲,培养批判性思维第一个障碍大概就是能否反省并突破自我固有的价值观,我们作为思考者对自己价值观的觉悟程度,决定了我们自己能否开放性地接收与自己价值观不符的观点,甚至从善如流,摒弃自己曾经奉为真理的观点。

第二大障碍是能够感知到他人冰山下面的那部分价值观。对论证者价值观的理解程度,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捕捉到论证者没有表达出来的假设,因为人们在论证过程往往会下意识地把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觉得无需废话,可以省略不提,而这个“真理”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论据,如果我们不能捕捉到,就不能理解对方的逻辑。

而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不抵是天壤之别。知乎上有一个特别火的问题:摧毁一个熊孩子有多困难?这个问题出现在我的时间线上已经一年了,什么时候我打开知乎准能看到它,可谓长盛不衰,在我准备这篇文稿时去查,已经有11913个回答,各种熊孩子、熊孩子受害者和熊孩子克星。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巨大的观念差异在这个问题表现得生动活泼。建议大家有空时可以去看一看挑战三观。

感受2:感情情绪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

前面我提到,在处理亲密关系中的情绪问题是不要滥用批判性思维。事实上,任何感情的介入都会影响人的理性思考。这一点,广告是最好的例证。几乎没有什么广告会通过跟你讲道理来达到推销目的的,绝大多数广告是通过感情和情绪渲染让你high起来头脑一昏就冲动消费了。

我记得有网上有人批评中国领导人的讲话没有美国政客们的演讲有感染力。看过美国总统竞选演讲的人,大概都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触动。但我这里想说,有感染力的演讲其实正是想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要警惕的,因为很可能你被说服并非是因为演讲者讲的真有道理,而是因为你被自己的情绪唬弄了,忽视了演讲者在情绪鼓动下夹带的私货甚至假货。

作者要我们在批判性思维中对那些饱含情感和有强烈褒贬含义的词语要特别警惕。仍然用上面那个熊孩子问题举例,因为论题已经使用了“熊孩子”这个词了,这个词的模糊定义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就决定讨论的方向很难归于理性,但讨论的火热程度可就不得了了。如果把“熊孩子”改成“行为不当的儿童”,这大概是儿童教育工作者的例会话题,完全没长出网红脸,也就很难形成关注度。

通过操纵感情和情绪达到传播和影响的目的是鸡汤文、标题党和情怀党的常用手法之一,如果运用批判性思维,那些东西大部分都没法看。当然,人生不只有批判性思维,还有诗和远方。

另一方面,作为思考者,我们也要提醒自己不要对自己的论证投入太多感情,因为投入的感情越多,我们的判断力就越差,越容易忽视与我们自己观念不符的证据,对收集到的证据也难以客观审视。

感受3:数据会说谎

用数据说话越来越流行了, 一篇论文添加些数据立马就变得更有说服力。好像我们这个平台很多人都是搞数据分析或者想要搞数据分析的,对我们这是个利好消息啊。

我们说数据会说谎,其实数据是死的东西,当然不会说谎,但用数据来说谎却是很常见的论证手法。比如你能看出来这张PPT上的三张基金走势图都源于下面那组数据吗?做数据分析的人,大概应该一眼就能看出门道,但这种小伎俩忽悠普通人还是绰绰有余。但凡看到数据证据,大家一定要警惕。第一个陷阱就是这个,裁剪数据。

第二个陷阱,数据的来历。前几年,我曾经闲着无聊在网上跟人争论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数。这个争执最大的困难就是很难找到一个可信的可靠的数据源去分析,由于大家都明白的原因,目前官方的人口报告并不能令争执各方信服,大家只能使用官方可疑的甚至互相矛盾的数据源,这就造成更大的争执。

第三,平均值是数据分析中最平易接人的陷阱。比如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是很值得骄傲的事,但一到人均GDP,就又变成发展中国家了,论证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到底是使用GDP还是人均GDP。同理,每年公布的人均收入其实并不总能代表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

第四,对数据的模糊定义可能让同一个数据支持完全相反的结论。我们一般认为失业率是就业形势和经济健康程度的指标。失业率越低,就业形势越好,经济环境也越好。但你知道吗?失业人口(Unemployment)的标准定义是指“没有工作并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people without work and actively seeking employment)。现在你再看到失业率下降还会认为它一定是代表就业形势好转吗?有没有可能是就业形势持续恶化以至于太多长期失业的人已经放弃寻找工作了呢?

感受4:如何评判证据的效力

论证过程总要出示证据。证据有很多种,在网上比较常见的就是“我有一个朋友”“别人家孩子”系列,这可以归于个人经历证据类,其他还有诸如当事人证词、专家意见、研究报告、调查问卷等等。

我们都能警觉“我有一个朋友”这种证据偏差太大,不能算一个有说服力的证据。但“全国牙防组的研究报告”这类证据对绝大多数人还是相当有杀伤力的,稍不小心就中招了。

“专家意见”这种证据目前在国内有点儿臭大街了,但换个说法,比如名人、明星仍然有一定的号召力。尤其有一种专家意见特别可怕,就是跨行专家意见,好像一个人一旦在某个领域成名成家,就一通百通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看,一位物理学家对相对论发表看法还是值得重视的,对人文政治表达个人观念也可以姑且听之,但对商业经济发表意见大概就不那么靠谱了,反之亦然。

即使抛开论证者有意造假或研究机构有意造假的因素,我们仍然要警惕一项研究本身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驱动力等等。比如样本的有效性、调查问卷设计的合理性、是否同类研究已经有了新的成果、研究本身是否有利益集团的资助,等等。

感受5:以批判性思维自省

最后,好像我一直讲的批判性思维是批判别人的论证,其实那只是一方面。我们更应该把批判性思维用于评价自己的思考和论证过程,只有自己的思考过程经得住推敲,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思考质量,批判性思维的终极目标并非是驳斥别人的观点,赢得争论的胜利,而是开放自己的视界,得出最接近真相的结论。

最后的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孩子,在听我试讲完之后,自告奋勇,在功课之余抽出一整个晚上,设计并手绘了这本书的Mind Map,把本书中批判性思维的要点和十个关键问题以大脑和神经连接的方式展示出来。在此与大家分享。

参考资料:

《学会提问》第十版 Neil Browne, Stuart Keeley 著

《批判性思维》第十版 Brooke Moore, Richard Parker著

The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ty

Critical thinking - Wikipedia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