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报名更严格了
如果你问一个人,专业技术资格和职业资格有什么区别?我相信一百个人里面能够给出比较准确(而不是正确)答案的人不会超过十个。因为这和我国历史上实行的,现在也没有完全改革的人事管理体制的双轨制(甚至是多轨制)有很大的关系。
叨姐的理解是:
人事部门(现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专业技术资格,也可以称为职称,主要面向事业单位和部分企业人员,是具有一定专业门槛的资格认证。
原劳动部门(现在已经并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职业资格,主要面向企业和自主就业人员,是具有一定技术门槛的资格认证。
从渊源上看,这又和计划经济下的身份管理有关系。说得直白点,过去的干部身份参加的考试就是专业技术资格(行政编制除外),工人身份参加的考试就是职业资格,过去的职业技能比赛能手,大多是后者,改革开放后一些新产生的职业,也纳入到职业资格序列进行管理。在近年的放管服改革前,职业资格考试的范围已经大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但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保持着相当的稳定。
为什么会提到这个区别呢?
作为一位从业十年的老银行人,叨姐很惭愧原来很少关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因为没有硬性的要求,和从业资格、行内考试相比相关性也没那么大,所以多年一直没有报名考试。
近两年,在不想读博、难以读博,但又面临“考证慌”的情况下,叨姐开始关注这个只需要一百多块就可以报名考试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我发现,考试内容都是和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内容,也是经济学专业科班出身应该了解的内容。更令我羡慕的是,身边好几位校友、同事都已经拿下了高级经济师的头衔。对于这个头衔,什么时候能够拿下就好了。
在我先生的鼓励下,我已经连续几年报名参加考试,还是专业难度颇高的金融专业,可惜由于主客观原因,居然连中级都没拿下来,实在是愧对家人。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经济师报名不可谓不严格。除了要输入学历学位证书编号,如实填写个人的相关信息外,还要签署报考承诺书,进行现场审核,考试成绩公布后要拿证还得先公示。如果被发现有不实信息,还要和征信挂钩。这样的制度设计真是史上最严!
为什么一个考试要弄得这么严格?无非是报考的人数太多,考试含金量比较高,或者以前各种作假信息的考生太多,需要严格把关了。不管怎么说,对于我这种真实填写各类信息的考生来说,公平公正公开总是有好处的。程序上虽然繁琐了,但可以隔离的不符合资格的考生也不会少。只要好好准备,还是能通过的吧!毕竟这么多年的从业经历,对于经济师的称号应是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