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古诗词】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2020-10-16  本文已影响0人  落凡_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宋·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今日读周老赏析的《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通读一遍,只觉得这是一幅美丽的仲春图。风和日丽,南园踏青,青青的梅子如豆粒一般筱小,柳叶如眉毛一般纤细。

翩翩起舞的蝴蝶,在花丛中流连,青草如烟。闲适的人儿荡着秋千,不知不觉乏困了,便解衣和睡。

真是闲适舒爽的春日,一边想象一边羡慕。

而周老说“词中伤感悲凉之音多,愉悦荣和之境少”。原来周老的落脚点在“画堂双燕归”,游园乏累的妇人回到画堂,忽见双燕归来。

全词没有说人归,而是仅仅说燕归,燕子已归,而人亦归,自是圆满。当明了这层含义,再读全词时,意境竟不一样了。不自觉的就将心绪带进了思念的愁绪里了。

周老说,“壮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古人佳作,均已到此境界。

越来越觉得借景喻情的奇妙。先不说古诗词,借景喻情、借物喻人的手法早已臻于化境。即便放到现在,当你写心情写随笔,或者写故事写小说,如果景色用的巧妙,用的纯熟,自会增色不少。

我常常在想,古诗词的魅力在哪里?为何今人如此推崇,难以望其项背?或许,这与高度凝练的语词、令人折服的描写手法以及不可言说的意境息息相关。

继续沉浸在古诗词里吧,一首一首去品,去想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