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书评|创造丰盛的人生体验,学会爱与被爱
起初我以为《反脆弱》这本书应该是本关于逆商类的书籍,可能讲述一些成功学的案例之类的,之前也尝试看开头的一部分,但没有读完,直到后来在我的备忘录里看到下面一段话特别喜欢。
人生最自然、最健康的状态是:优秀的时候享受,糟糕的时候接受。有精力的时候努力,没精力的时候休息。接受+A和-A交替存在,才是一个常态。
觉得这段话太符合我现阶段的状态了,当我去网上搜索这段话,才发现是源于《反脆弱》这本书,于是阅读计划就赶紧安排上了。
这本书越看越上头,开头讲述心态类的文章让我误以为是鸡汤差点错失一本好书,但是读完发现也确实是一本优质的“心灵鸡汤”,哈哈。
这是一本由壹心理出品的、源自于互联网心理学科普服务平台的、由26位中国知名心理学家共同参与创作的一本书。
它从心态方面、思维方面、处事原则、情绪方面、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这6个维度,结合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去重点解析,让我们关注生活中容易忽视自我的那一面,去接纳成长中的自我,去学会积极地融入生活、找到自己热爱生活的意义。
一、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拥有好的心态
越来越相信,成长就是一场修行,无论多少岁,我们都需要一个好的状态,去处理与自我的关系、与家庭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这也是一个实现自身价值感、获得幸福感的来源,但也可能是被各种冲突不断磨炼的阶段。所以无论何时何地,请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去面对。
特别喜欢第一个章节里提到的稀缺心态,主张人们不要一味地只关注时间管理,而是要更多去关注精力的管理:
比如学会精简我们的选择,减少消耗我们精力的琐事,能帮助我们把时间投入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比如每周给自己留白,不要安排的太满,我们需要给意外留出一些时间,否则,你会反复需要借用未来的时间去做当下的事情;
最后建议,每天多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的积累,将成就你未来很多的可能。
这一点在小马鱼老师的运营课上也有提到过。包括之前反复提到的长期主义的精神,大概也可以这么理解呢。
学会知足,这是幸福生活的关键因素,尽力过好当下的生活就好,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那是他们生活的意义,不属于你。
我们有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但是也别太完美主义了,接纳真实的自己,你反而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二、做一个会折腾的人。
书里关于福流的理论告诉我们:
现实的幸福不是不折腾,而是有方法、有巧力、有乐趣地折腾。
福流打破了“苦尽甘来、乐极生悲”的怪圈,让过程和结果都可以是甜的,是乐的。
它不仅仅让人在幸福中主动创造,而且让人在空虚时不无聊,在艰难时不苦闷,在失去时不绝望。
这里的福流也类似我们经常听到的心流,当我们沉浸在热爱的事情里,真的是会忘乎所以、不知疲倦的。
努力去找到让自己获得乐趣的方式吧,培养一个爱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用全新的方式去对待生活。
别闲着,尽管去折腾,因为生活不能一味地等待结果,我们还需要认真地体验过程。
三、不平庸的活法
书里关于“精要主义”活法里,有提到过精简生活、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针对生活方式上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比如我们选择要做的事情,只有小部分是重要的,学会甄别出哪些是高价值的,哪些是低价值的;然后做出取舍。
最近看过的很多书都在强调这个理念: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这一点我在当下生活体验中是非常有感触的。我们需要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来保证自己的精力能够用在重要的高价值的事情上,这才是最高效的时间管理。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的理念,就是关于课题分离的原则,也就是所谓的界限感。
正如书里提到的那段:
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这三件事已经清晰划分了我们自己的界限。
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别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应更不要强加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伞出去,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就得学会简朴生活。
关于课题分离,关于所谓的界限感其实在家庭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社会关系中都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在世上生存,每天都和外界有着很多的联结,但是一定要守住自己的界限。
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时,常常把自己的事托付给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这也等于把自己的人生选择权交给了别人,而当别人过多参与你人生的决定的时候,其实也给彼此的相处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误解。
所以,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这样的课题分离,当你真正理解了课题分离的意义,你也能对他人的决定和想法保持同样的尊重和理解。
四、所谓强大,就是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情绪化是心理上的“大小便”。
刚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搞笑,但是细想一下还真是如此,如果这么来形容负面情绪的话,可能对于我们控制情绪还真的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毕竟随地大小便是一件多么不雅的事情,用在情绪这样的比喻上,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书里对于控制情绪也有一个特殊的比喻:把那些憋住的情绪,无法选择情境发泄的行为,称为缺乏延迟满足能力。
就像我们小时候被教育的那样,在放假的一开始就认真写完作业可以获得奖励,也可以畅玩一整个寒暑假,以此来训练我们的延迟满足能力。
这种方式在情绪方面同样适用。我们也可以尝试在生活里提醒自己,如果控制了情绪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嘉奖,以此来通过延迟满足的方式去控制情绪。
五、亲密关系,是一生的修行。
那天在知乎上有人曾问过我一个问题:你愿意为了对方,过平凡的生活吗?
我是这么回复的:对方愿意为了你,一起努力奋斗给彼此更好的生活吗?请记住,一定要选择双向奔赴的爱情。
亲密关系,真的是一生的修行。两个人彼此之间的磨合,就是两个人的爱情观从稚嫩不断成长的过程,所谓的门当户对只是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各方面的契合。
就像近期我追的一部剧《百岁之好,一言为定》,蒋正寒和夏林希堪比模范恋爱了,他们虽然起点不同,但是彼此心意是相通,有着共同的目标,也愿意为了对方去不断调整,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优质的爱情观。
一如书里的那句:只有你能给的和对方想要的相吻合,两个人才能愉快地相处。否则,你再努力、再过度讨好,也无济于事。
在亲密关系中没有好坏,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性格,我们在相处磨合中也是一种, 最重要的,是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爱情是可以滋养人的。
六、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
书里有段话让我们特别感动:不论你以后怎么看待生活,爸爸都想跟你订一个“君子协定”: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精彩又好玩,你不必谢谢我们;如果你觉得人生痛苦又无趣,你也不要责怪我们,好吗?
学习爱和被爱,真的是人生的必修课了。这位爸爸的育儿观真的发人深省。他对孩子的爱是尊重的、不求回报、带着感恩的爱。这样的亲子关系是非常滋养人的。
他觉得做爸爸让他学会了给予爱,明白了身上的责任感,也让他的人生更加完整了,所以他是带着感恩去接纳了这样的身份。
然而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可能还来不及感受什么是爱,就已经为人父、为人母,在爱与被爱的修行中去跌跌撞撞地成长着。
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心理学也是很有意义的,让我们想明白很多道理,理解那些经历背后的关系、原因,去打开思维看待不完美,接纳真实的自己,然后继续修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读完之后爱上了这本书,也更加欣赏优质的爱情观、滋养人的亲子关系,也期待我们都能在人生的修行中收获成长,学会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