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与传承》

2022-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554ffaa1b339

“天然文化”学术探讨:

批评与传承

一一“模糊哲学”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

在于不断弘扬与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是相对的

没有千古流芳之永恒

伴随历史的不断演变

原优秀的文化也会逆行

一些相对所谓的不良文化

也因改变本质而推陈出新

事物总是不断变化而发展

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

针对纷庞杂的大千世界

面对变化莫测的日月星辰

既要从客观发展中去思考

又要从主观变化观去认清

必须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

必须洞穿事物发展的脚印

只有固定不灭的物质

绝非有固定的思维类型

用辩证方法剖析天地万物

用“模糊数学”解决无穷矛盾

只有对传统文化本质进行取舍

才能对传统文化的批评与传承

不要总是停留在古人的思想中

也不要主观臆断盲目创新

要在“有”与“无”中进行辩析

要在“空”与“空”中科学判定

我以为这就是最基本的“模糊哲学”

这样才能正确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

注:所谓模糊哲学,是一个新词语。它是从厚黑学中或中国古代哲学中引申出来的。老子里的“大智若愚”或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还有“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做人,一则不能太显摆,枪打出头鸟;二则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看淡些;三则不必斤斤计较,要海纳百川,心胸开阔,宰相肚里能撑船,有气度才能胜。

丨黔北静乐斋闲人:天然(袁峰),2022.12.8.晨,赋于凤凰山麓、湘江河畔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