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文章推荐

名人往往不客气

2019-04-26  本文已影响14人  心学和性格

老子(生于约公元前571年,后同)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白兴)为刍狗。[1]

天地是不仁的,把万物当成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圣人也是(要)不仁的,把(白兴)当成草和狗。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2]

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认识,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虽然平坦,但人却喜欢走邪径。朝(正负)败已极,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而人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守寡)占有富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呛到)头子。这是多么无道啊!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志果),国之贼……[3]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明智,而是愚笨之。人民之所以难于治理,乃是因为他们智力过多。所以以智力(志果),他们会成为(果zei)……

《史记》记载:

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4]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

孔子(前551年)说:

乡愿,德之贼也。[5]

像乡下人一样的愿望,是借着道德的大旗偷东西的贼。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6]

难道(管仲)要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掉紫纱),而不被人所知道吗?

否定周武王的女人应当大臣(其实就是□定男女平等,认为不利于礼治):

有妇人焉,九人而已。[7]

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能算九个人而已。

也说: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5]

只有女人和地位低的人(或者小宗之人)是难以相处的了。和他俩近了他们不懂得按礼法礼让我(或者男人),和他们距离远了又会埋怨我(或者男人)。

释迦牟尼(前483年):

伏一切异道,降一切魔怨,得无上正觉。[8]

宜应时时摧伏愚痴外道,建立正论。[9]

以下三个不同书的记载释迦牟尼的同一次事情,所以可信度高:

汝等痴人,此乃是毁损。……[10]

佛即遥责诸居士:“汝愚痴人,如何讥呵异国诵经,音句不正!”[11]

汝愚痴人,自为谬误,谤余智者,不善诵经。彼诸大德,咸非谬误。[12]

这种话是非常多的,见《释迦牟尼常有(遍地)语》。

墨子(约前479年)学习孔子之学[13],不满意而创立墨家,(皮平)儒家:

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又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足以丧天下。[14]

庄子(约前369年)(皮平)孔子:

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15]

(匹屏)儒家: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四)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16]

圣人生而大(倒)起。[15]

圣人不(私),大道不止。[17]

孟子(前250年)(皮平)乡愿: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18]

(皮平)杨朱、墨子之学:

世衰道微,邪说(宝型)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亲手)也。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事仁),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19]

这样的名人数不胜数……

来源:


  1. 《老子》/第49章 用中。

  2. 《老子》/第53章。

  3. 《老子》/第65章。

  4.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5. 《论语》/第17章 阳货。

  6. 《论语》/第14章 宪问。

  7. 《论语》/卫灵公。

  8. 《杂阿含经》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 译/卷36/993。

  9. 《杂阿含经》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 译/卷34/968;《妙法莲华经》/卷第二·譬喻品第三。

  10. 《四分律》/卷52/22,955a。

  11. 《五分律》/卷6/22,39c。

  12.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6/24,232b~c。

  13. 《淮南子》/要略: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14. 《墨子》/卷12/公孟。

  15. 《庄子》/外篇/胠箧。

  16. 《庄子》/外篇/天道。

  17. 《庄子》/杂篇/外物。

  18. 《孟子》/尽心 下。

  19. 《孟子》/滕文公 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