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山城重庆,不为寻风
早上六点,车子在学校保安室门口停下的时候,“黑皮(happy)”保安看到我,有点惊讶:“黄老师,学生都毕业了,你还来这么早呀?”我告诉他,今天我要赶早出去玩了,现在我想先把行李放这里,我先把车停在车库。语气里满是欢喜。黑皮笑着说,当然行,黄老师可要好好玩哈!停好车,我从车库狂奔出来的时候,黑皮早早帮我升上了停车杆,我朝他用力挥手告别,就像告别身后这三年的一千多个日子。
好吧,我的远行,只是为了更好地遗忘。
在机场候机的时候,碰到了其他几个兄弟学校的友人。大家心照不宣地在问候声中传递着快乐,笑容背后是倦怠未消的疲惫。大家也都很默契地只谈论接下里几日的行程,或者是要遥远的过去共同的回忆,只是不讲高考,不提学生。
飞机的行程只有两个多小时,刚好够自己浅浅补一觉。昨晚被孩子们录给我的祝福视频感动地又哭又笑,今早还要早起,随意一夜没好好睡。假期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想睡就睡。
来重庆的第一餐团餐,吃得很辣,不过很对我的胃口。下嘴的第一口就是凉拌的重庆冷面,羊排土豆,熏鸭,酸汤肥牛,辣子鸡,青椒皮蛋,清蒸鱼,水煮虾,清水娃娃菜,红豆老藕汤……团餐吃出了大排档的感觉,光是山城的美食就值得这一趟的远行了。出发前,老干部还说千万别对疗养抱什么期待,那他真是太不懂我了,我不光笑点泪点低,对生活的满意点也是极低的。
下午只安排了一个景点,涪陵的816军工体洞,从机场到涪陵大概两个多小时的大巴,我又是一睡到底,精神养得足足的。三年来睡不够的觉,是要在这几天狠狠地补回来。
816军工体洞是国家三线建设的一个项目,是周总理亲自批示的核反应堆项目,1966年始建,1984年停工,18年6万人参与建设,据说为什么停建至今仍是个迷。今天回望历史,这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有关,也和国际形势变化有关。导火线应该是签署了《反对核武器扩散条约》。总之,这个巨大的工程成了一个未竞的事业,惋惜之余也觉得庆幸。和平无价!
晚餐提升了餐标,伙食又好过中午。我们“抢”到了包厢,成功躲过了觥筹交错和推杯换盏,吃了一顿颇为清静的饭,辣子鸡,重庆凉拌面,皮蛋是常规的菜式,糖麻糍,炒蕃薯藤,爆炒花甲都是我喜欢的菜式,撑得连腰也挺不直。
晚上入住金科大酒店,处于乌江和长江的交汇处,酒店的门前就是涪陵站,坐在落地窗前,静静看了一次日落,很是心动。
这里没有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江面也不够宽阔。儿时读读毛主席的“才饮长江水,又是武昌鱼”,觉得毛主席冬泳跨过长江是很雄壮的英雄壮举。但如果长江是这般的浅滩静水,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了不起。
在酒店里小小地休息了一会儿,等日头落尽,灯光乍起之后,我们去了江边的广场逛逛,但很快我们就被城市的热浪逼退。在酒店看了一会儿江边的灯景,不咸不淡地聊了会儿,便一边抱怨床垫太软,一边已经沉沉睡去。
晚安,涪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