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艺术初探(一)决策的艺术:叩其两端而竭
《思维艺术初探(一)决策的艺术:叩其两端而竭》
黄**有一次在她的演讲中提到一件事,在面对一项自己并不完全了解的生意时,她没有因为不了解而恐惧和拒绝,而是问自己:
‘’如果这5000元放上三年,我能否便成为富人?
答:也不至于。
那如果我投出去,最坏的结果是怎样的?
答:大不了我买了两台设备(产品)。我就不相信两年内我卖不出去。卖出去我就回了本儿。再多卖我就有利可图。‘
结论:这是一个不赔本儿的买卖,因此我能做!”
分析其决策过程,其实是秉持了这样一种思路,即孔夫子所讲的‘’叩其两端而竭‘’的思维方式。把握两头,最好与最坏会怎么样?这样究竟一下便知其大概。
因为我们面临的决策往往是信息不充分的时候,否则也就没有了价值或者机会。但同时也不是完全没有信息。我们只要能够了解其大概的范围,最坏的结局和最好的可能性。
如果最坏的结局是你可以接受的,而最好的结果又是你极其渴望获得的,那么这就是你下决心的时候了。假如你具备这样的思维模式的话,那么决策对你来说就不会很难。
比如,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们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正常的人,教育他必须遵守起码的人道伦理与社会底线——良知,友善,健康,正义,礼节,互助等,保住底线。在此基础上再努力追求卓越的人生——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立志成功,成圣成贤等等。
能够接受庸常的凡人生活,不会一味的不成功便成仁。只有这样的平和态度才能培养教育出一个健康积极的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而一个不能把握两端的人就很容易在培养孩子的时候走极端:要么出类拔萃,要么破罐破摔。这样的父母培养的孩子就容易走上所谓“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红楼梦》语)
许多硕士生博士生因为很小的生活琐事竟然走上杀人害命之路,这种人既把握不住底线,又少了许多弹性。
再比如,在投资的时候,叩其两端的思维,首先要求避免你认为最坏的可能(或最大的损失),在此基础上再追求最大的收益,也就是所谓截短(限制)亏损,让利润奔跑。所谓的安全边际,成长空间等等无非就是这些。这才是投资赢家的取胜之道。
前期的热词‘底线思维’也不过就是用了这个方法的一半而已。熟练的掌握和应用这种思维模式,将会对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产生非常积极而有益的影响。避免过多的纠结与犹豫不决。让我们拥有更大的思维格局,更高的决策效率,更加通透的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更加从容地驾驭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良好的思维方式给于我们的启示与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