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里的大人

2024-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修行的葡萄仙子

昨天不得不放弃次日朋友们的聚会,当天中午就动身赶到廊坊。弟妹下午四点多要赶往大兴机场,我三点到达接班。

弟妹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念叨小侄女成长太快了,现在学会比较了。早上她没睡醒不想起床,她就说:“姑姑在的时候,看我没睡醒就说“别起来了,继续睡吧!”。那天,她感冒了,我没送她去幼儿园,这便成了她睡懒觉不上学的借口。“周日我妹妹带孩子来玩,要开车带两个孩子去公园。她说:“不开车,走路去。我姑姑都是走路带我去探险的。”原来我带了她四天给她这么大的影响,她会按自己的心意解释这两件事。做姑姑的得注意自己的言行呢!

下午我接她放学回家。她在院子里跟小朋友们跑了一阵子,突然说:“我想回家尿尿!”。呵呵,上次来她还是赖着弟妹抱着她在草地上“浇花”,姑姑的要求她还记得啊!在草地上小便,让别人看见太丢人。院里的家长从不禁止孩子这种行为,随时有小男孩在人来人往的路边把裤子褪到膝盖,撩起衣服露出肚皮,一边说话一边东张西望地放水。

晚上小侄女洗过脚坐在床上说:“爸爸给我洗澡都是用毛巾擦干了,穿上衣服,才抱我出来的。”。上次给小侄女洗澡之后她咳嗽加重了,老弟跟我讨论过这事,应该是他们三人也讨论了一遍。“嗯,擦干,穿上衣服就不感冒了对不对?”。“对”。“那你也不能在澡盆里玩水,一直不出来,是不是?”。“爸爸说“在玩一分钟……再玩两分钟……我就出来了。”。“好吧,姑姑也同意玩两分钟就出来。玩时间长了就会感冒是吧?”。“是的”。这个小孩挺好,只要大人认真地跟她对话,她就能认真回答。

睡觉前小侄女说:“爸爸讲三国演义特别认真”。“那我也讲三国演义吧!”一本书有三个故事,讲完三英战吕布,她说:“继续讲!”。讲完美人计,她仍要求继续。讲完煮酒论英雄,我说:“姑姑讲得口干舌燥了”。她马上翻身下床,说:“姑姑我给你用水晶杯子喝点水。”这是专门给她新买的雕花玻璃杯,带一个小巧的把手。她笑呵呵地送来小半杯水,看着我喝完,很满意地笑了。这个小朋友是懂得以实际行动交流感情的。只要是在安静对话的过程中,她能听懂对方潜在的需求,当然她疯跑瞎闹时除外。

小侄女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开始念叨“我最爱妈妈了!”,念叨了几遍还是睡不着。她说:“姑姑你把窗帘拉上吧(因为她怕黑,我拉开了一扇),把门也关上,不然我睡不着。”我照做,屋子暗下来,她也就安静下来了。

距离上次我来这里有一个月了,小侄女一直记得我说过的话。她也仔细思考过妈妈,爸爸,姑姑,小姨的不同,她根据大人们的语言,行为,表情,来判断她喜欢谁,采纳谁的意见。她说“爸爸讲三国演义特别认真”,我问“怎么认真了?”。“因为他讲故事时好像很愤怒的样子。但是爸爸太凶了,我不喜欢他。我让他住那个房间,妈妈住这个房间,……我跟妈妈住一个房间。”。

在我们传统文化里“严父慈母”这四个字似乎就是给父母的唯一指导。如何与日渐长大的孩子沟通,如何接纳又如何拒绝孩子的诉求,这等细节全凭个人脾气以及当下的感觉随意发挥。可是现在孩子们的情感及智力发展是超快的,忙于生计的父母可能还来不及反应,下一个成长阶段就来了,匆匆间又过去了。

回头看过去,我觉得“喜欢听孩子们说话,喜欢给孩子提问题”这点比简单一句“爱孩子”更实在,更不容易给自己留下遗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