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读懂行为经济学名著《思考,快与慢》
这本书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开创了经济学的重要分支——行为经济学。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作,这本《思考,快与慢》颠覆性地指出——大多数情况下,人都并非是理性的。《思考,快与慢》,作者: 【美】丹尼尔·卡尼曼。
彻底读懂行为经济学名著《思考,快与慢》人有两种不同的思考系统,第一套是直觉系统。它依赖人的直觉,不怎么消耗脑力,运行起来非常快,可以称为“快系统”。比如,看到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位女士、她的头发是黑的……这些判断几乎自动完成,毫不费力,就是快系统在起作用。
第二套思考系统是——理性系统。它依赖人的理性,需要刻意思考。运行起来要消耗大量脑力,而且比较慢,所以被称为“慢系统”。当我们解答复杂的数学题时,需要集中注意力推理,就是慢系统在起作用。
两套系统看似相反,但我们的思考过程,都是它们合作的结果。对于简单事务,快系统依靠经验、直觉迅速做出判断;当遇到复杂问题,快系统解决不了时,启动慢系统,进入理性思考。正如书中说的:直觉遇到麻烦,理性出面解决。
问题来了:人都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但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非理性,才是我们大多数行动的依据。为啥?因为人脑天生是懒惰的,不愿意多付出注意力。在这种惰性下,人脑会倾向于完全接受快系统的判断。直觉式的快思考,就成了决策的主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精力不充沛时,慢系统会更加懒惰。实验显示:犯人保释申请的成功率,跟审核官吃没吃饭有很大关系。审核官在饭后审查,通过率高达65%,几乎是平均水平的两倍。这也提醒我们:不要在精力不足的时候,做重大决策。
对快系统的依赖,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偏见和判断失误。比较典型的,是“三种偏好”和“四种效应”。不妨对照看看,自己有没有这种习惯。当然,你也可以利用这些套路影响别人。
“三个偏好”分别是指:
① 典型性偏好:过度关注典型事件,而忽视背后的概率。比如,看到一个人在地铁里阅读,人们会倾向于认为他拥有高学历。
② 可得性偏好:如果一件事更容易出现在大脑里,就认为这件事更容易发生。比如,知道近期有飞机事故的新闻,很多人在出门时,更倾向于开车或坐火车。
③ 因果性偏好:喜欢对事物强行进行因果解释,而不管是不是正确。比如,当运动员发挥不佳时,人们会找各种缺乏依据的原因:过度紧张、运气不好、训练不认真……
导致偏见的“四大效应”分别是指:
① 光环效应:先接受的信息,会影响对事物的整体判断。比如,同样对一个人的一组评价,先看褒义词再看贬义词,会让人倾向于认为这是个好人;颠倒顺序则相反。
② 锚定效应:评估一个事物时,人们会受之前信息的影响,预估一个答案,然后在这个答案的基础上做调整。促销时商品价格的旁边都会显示一个划掉的原价,就是商家在利用这个效应。
③ 框架效应: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会导致不同的判断。比如接受某个手术后病人的情况,“存活率90%”和“死亡率10%”表达的意思一样,但人们会觉得前者更好。
④ 禀赋效应:当拥有某个物品后,人们会觉得它价值更大。 商家承诺的“7天无理由退换”就是这个套路:当你拿到商品后,会高估它的价值,差不多也就不会退换了。
如何才能纠正偏见,真正理性决策呢?其实就是慢下来,主动激活慢系统,弥补快系统的缺陷。书中给出了两条建议。
建议一:不要闷头做决策,多听听其他人的建议和批评。因为在重大决策时,自我批评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痛苦,但质疑别人就要轻松得多。这也是“旁观者清”的心理学依据。
建议二:“事前验尸”。听起来有点恐怖,其实是说:做决策时,先假设这件事会失败,然后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下失败的可能原因。以此来提醒自己,做到未雨绸缪,提高工作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