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剥)
剥卦 下坤上艮,地上之山,一片苍翠,不慎而取之,物尽山崩。
“剥,不利有攸往。”
剥,不利于有所作为。剥落是有一个过程的,剥落之时内部衰退,所以应该是从内部开始整顿,唐玄宗之开元后期开始大唐就开始剥落了,可是其并没有认识到这些,继续好于边功,国力进一步削弱,一旦有了开头,后患来矣。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床足已经开始剥落,持续蔑视之则凶。床足剥落,说明剥势刚刚开始,还在不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是因为如此感觉不会有多大影响,就不去重视,殊不知有积小成大之理。这就是将不好的事情消除在萌芽状态。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床的边缘已经开始剥落,持续蔑视之则凶。床边已经开始剥落,剥势已经明显了,可是对于床本身来说,使用性依然没有太大影响,这时候就有得过且过或者心存侥幸的心理,继续放任之,当然凶险。在存在时间比较长的各个朝代,衰败都不是一代人所造成的,最后几代君王往往或庸或昏或暴,连续这样下去积亡势也。
“六三,剥之,无咎。”
剥正在暗暗侵蚀,没有灾难。因为习以为常了,没有太多感觉。所谓暴风雨前的宁静,各方势力仍在发展中,所以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大事。东汉末年,汉灵帝时期虽然黄巾四起,可是对于其帝位似乎没有影响。
“六四,剥床以肤,凶。”
床面已经开始剥落,凶。影响已经非常明显,床面剥落,意味着床已经不能用了,救之都不可以了。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已经是颓势,却还是有人鱼贯从之,这是因为得到亲近之人的宠爱,没有不利的。汉献帝苟存了数十年,并不是因为其自身德行,而是祖辈留下的余恩,以汉为正,所以尽管其名存实亡,众人还是尊其为帝。对于汉献帝本人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可是对于汉朝来说又苟延残存了数十年,这不是因为宫人宠麽?当然无不利。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果实很大却不能够享用,地位高的人得车而逃,地位低的人简陋的房子也不存在了。硕果不食,不能够食也,为何?乱也。世乱硕果毁而不食之于人。有地位、能力的人还可以凭借自身地位或能力逃跑,没有能力和地位的人只能剥庐,坐以待毙。所以有言:亡,百姓苦。
剥,剥始于小也,谨小慎微,厚下之基础方能安上之家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