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中国传统文化读书让生活美好

所行恒无几时丨《则阳》章二

2017-07-24  本文已影响6人  千里飘蓬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圣人达绸缪1,周尽一体矣,而不知其然,性也。复命摇作而以天为师,人则从而命之也。忧乎知,而所行恒无几时,其有止也,若之何!

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可喜也终无已,人之好之亦无已,性也。圣人之爱人也,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爱人也终无已,人之安之亦无已,性也。

注:

1绸缪:束缚。

2复命摇作:《老子》十六章:“静曰复命。”“摇作”,动作。

解:

本章讲圣人之“性”与世俗之“名”。

“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圣人之美何以为美?是因为“美”的名称,还是因为“生”而有质。如果没有“美”的名称,是否就没有“美”。即便没有“美”,但我们不能否认有个什么东西。这个“什么东西”见仁见智,甚至见物见智。无论如何,我们始终不能否认:有个“什么东西”。文中两处提到“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美表示知,什么东西表示不知。说知吧,不知是什么东西;说不知吧,又知道有个“美”。(“爱”也一样。)对此,本文通过圣人之“性”给出某种解释。“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而不知其然,性也。”圣人不管什么“达”和“绸缪”,周遍万物合为一体,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就是圣人的“性”。这里的“性”同“美”“爱”一样,是对圣人的命名;甚至“圣人”也是命名。

命名有什么问题吗?它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真的能认识吗?“忧乎知,而所行恒无几时,其有止也。”从日常经验来看,我们给事物的命名有时候用不了多久,有时候就再不用了。这翻译出命名的滞后性和片面性。但命名有助于知,所以惊喜多余忧虑。况且,命名的流变总能解决滞后的片面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