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的名义离婚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北京的房价儿涨了十倍用了15年。
穆杨把雯曦宠成公主到彼此离婚也用了15年。
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穆杨都没跟女生说过话。他似一个绝缘体,屏蔽了所有女生。如果说性格有颜色的话,穆杨是黑和白之间的灰色。如果性格有温度的话,穆杨是温吞的四十度。
初见雯曦是在老乡的聚会上。
雯曦安静的坐在角落,清瘦,高挑。微微一笑就有酒窝嵌在两腮边。眼睛不大,但是会说话。她的双眸深不可测,能洞察人情世故,能分辨眉眼高低。她自带气场,即使坐在不起眼儿的地方你也能感受到她低调的傲娇。
穆杨走过去和她搭讪,这并不符合他的性格,他不善长接近女生。可是此时他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做了。
雯曦轻言浅笑,穆杨柔声软语。她就是他爱情的密码,终于打开了他锈迹斑斑的爱情之门。他把这些年没跟女生说过的话通通都说给了雯曦听。
她把他从绝缘体变成了导体。
彼时,雯曦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穆杨在一家公司做软件开发。
同为北漂,彼此心怡,他们结婚了。
有过一段如胶似漆的日子。
虽然穆杨很忙。但是,处理完公司的事情穆杨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家里,很少在外面应酬。
她不会做饭,他就承担起了做饭的任务。
她不落忍他那么辛苦,学着做饭,少不了有被油烫伤的时候,他打心眼儿里心疼她。
04年,在双方老人地资助下,他们凑齐了首付,买了房子,在帝都。
他们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日子,住进了属于自己的蜗居。
房价儿3780元每平米。面积虽然不大,但是终归是自己的,从此再也不用三天两头地搬家了。
日子过得更有奔头儿了,他们拼命赚钱,努力还房贷。
结婚的第五个年头儿上,她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一个男孩,取名穆归。穆杨着实开心了一阵子,同时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不仅仅是人口数量的变化,更是家庭格局的变化。
添了一口人,家里的时间单元就缩短了。两个人的性格矛盾就相继暴露出来了。穆杨是慢性子,他做事就主打一个“慢”字。
二人世界的时候,“慢”可以理解为精雕细琢,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而雯曦恰恰是个急性子,现在有了宝宝,某些时候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完成一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个人的性格矛盾就尖锐的凸显出来了。
比如给孩子冲奶,孩子饿地哇哇哭,穆杨还像以前一样在精雕细琢。听着孩子哭,他不是不着急,可是他慢了二十多年了,他一时快不了。
可是,急性子的雯曦火了:“你倒是快一点啊,别跟老牛拉车一样行不行啊,你没听见孩子在哭啊?”
“我不是在冲呢吗?”,穆杨一边手忙脚乱一边反驳道。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那么奇怪,第一次撕破脸皮恶语相向了,下一次就不会再考虑对方的感受直接交恶了,战争会无形的升级。
下一次,穆杨再一次慢吞吞冲奶的时候,雯曦的声音再高八度,而穆杨的声音越来越低,直到最后彻底缄口。无论她的声音在哪一个分贝他都按照自己的节奏冲奶。
穆杨有点懵圈,为啥媳妇以前温柔的像紫薇格格,生了个孩子就变成容嬷嬷了呢?他有点想不通。
有时候他也安慰自己,谁家的日子不是鸡零狗碎,一地鸡毛呢?孩子大一点就好了。
转眼孩子半岁了,媳妇要回单位上班。当下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谁来带孩子。找保姆不放心,电视上天天说保姆虐待婴儿,她怕。
经过多次协商和权衡利弊,决定让远在四川乡下的奶奶来带小穆归。
尽管乡下有农田和爷爷需要照顾,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带孙子这件事是刚需。中国的父母就是这样,儿女们无论多大,只要有困难第一时间顶上。
奶奶来了,带来了辣子,也带来了矛盾。
奶奶年轻时是生产队的女队长,管理好几十号农民,包括爷爷。帮着儿子带一下孩子,手到擒来,奶奶自信心爆棚。
但,奶奶终究是错误的估计了形势。
首先是南北饮食文化差异造成的矛盾。
奶奶无辣不欢,甚至喝水都想加点辣椒面。而雯曦一吃辣的就便血,那一段时间她都有点贫血的迹象了。
她也委婉的通过各种方式提醒过婆婆,婆婆也努力的从变态辣到微辣。婆婆做的饭不好吃就少吃或者不吃,为了孩子,这些都是可以忍的。
还有不能忍的,那就是带孩子的习惯。
奶奶为了孩子安静地吃饭,一边给孩子喂饭,一边让孩子看电视。雯曦说不能这样,吃饭就是吃饭,不能看电视。一心二用会影响孩子专注的能力。
奶奶认为,无论干啥,孩子把饭吃完了就算任务完成了。
对于雯曦的条条框框,奶奶采取当生产队长时候的迂回战术。儿媳妇在家的时候按她的规定做事,不在家的时候放飞自我。
类似这样的矛盾很多。
比如,雯曦告诉婆婆,孩子大人的衣服要分开洗,内衣外衣要分开洗。婆婆觉得那既费电还费水,一勺烩不好吗?于是一股脑儿都扔到洗衣机里。
观念的不同就是:你认为错的离谱的一件事,而另一个人认为理所当然。
后来,雯曦不论多累都坚持自己洗衣服。
她默默的忍受着和婆婆观念不同带来的矛盾,她也理解婆婆的不易,只是盼着孩子赶紧长大。
直到有一天,雯曦因为出差提前回到家里。眼见着婆婆把咀嚼过的鸡蛋黄儿嘴对嘴地喂给小穆归。
战争没有经过酝酿的阶段直接进入白热化状态。当然,这件事只是导火索。过往林林总总的矛盾此时都成了战争的助燃剂。
奶奶委屈地哭了,幺儿就是我这样喂大的,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有什么嘛?
穆杨连夜把母亲送上了回家的火车。直到回家,奶奶也不懂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以至于儿媳妇发那么大的火气。自己能管理好几十号农民的自信心瞬间被打击的体无完肤。
被吓到的还有穆杨,他躺在被窝里辗转反侧,今天妻子柳眉倒竖着咆哮的样子着实吓到了他,她还是那个温柔体贴的雯曦吗?他第一次感觉到睡到身边的这个女人如此的陌生。
时间是氧化剂,它以两个人不易察觉的速度偷偷地腐蚀着穆杨和雯雯的爱情。
婆婆走了,谁来看孩子呢?雯曦肯定不能辞职。彼时,她已经是华北大区的销售总监,每个月的销售额像山一样压下来。稍微放松一下就完不成业绩,她是女强人,她不愿意落在别人后面。只能穆杨在家看护一段时间。
雯曦也有自己的打算,她打算让自己的父母来帮忙。但是需要协调。老家的习惯是奶奶都帮忙看孙子,这样老人动弹不得的时候才能理直气壮的让儿子养老,雯曦有一个大她两岁的哥哥,孩子也需要看护。
最后的方案是,雯曦每个月给嫂子一千块钱,换取父母来北京看小穆归。
雯曦的父母来了,看似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穆杨去公司上班了,由于两三个月没有上班,客户都走的差不多了。他的工作就相对清闲了。家里有岳父母打理,不用操心。下班的时候准时接上雯曦回家。在公司同事眼里,雯曦不仅事业成功,还有一个疼她宠她的老公。
一天下班,穆杨和副驾的雯曦聊天。听邻居说咱们的房价长到一万多了。她没有像他预期的那样开心,她心里没有房价的概念,只装着这个️月的销售额。
孩子一天天长大了。
日子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是暗流涌动。
最初,穆杨还帮岳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后来因为业务骤减,穆杨逐渐迷上了玩游戏。晚上打通宵,早上不起床,早饭放到中午也不来吃。
雯曦的父母是个传统的老人,他们认为男人就应该去赚钱养家。自己的姑爷不仅不出去赚钱,还整天玩游戏。女儿起早贪黑的奔波。此时的两位老人的心里不平衡了,多次暗地里和女儿说起这件事。
吸取以前婆婆在时的教训,雯曦本着和稀泥的原则,两边同时规劝着。一个是自己的丈夫一个是自己的父母。发生了矛盾没有赢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穆杨不愿意回那个家了。玩游戏有人管着,什么时间吃饭,吃不吃饭也没有自由,他觉得那不是自己的家,那是他们的家,他是多余的。
他第一次有了想离开这个家的念头时,自己把自己吓了一跳。
她和他好像过着两条平行线的日子。他已经记不清上次温存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开会,出差,见客户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回家发现丈夫不在也就是偶尔打个电话过问一下。
她笃定他是爱她的,他出不了什么幺蛾子。他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妻子赚钱养家,岳父母帮着看孩子。你只负责爱我就可以了,这难道不容易吗?
雯曦忽略了丈夫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物件。区别是:人有思想,物件没有。
直到有一天派出所打来一个电话,彻底击碎雯曦的幻想。
“喂,您是穆杨的爱人吗?我是海淀xxx派出所的,您先生涉嫌嫖娼,请您前来领人”。
挂断电话,她觉得头顶的天花板极速向她平行着推进,在她将要窒息的瞬间悬停,留给她一个漆黑,狭小、逼仄的空间。她的情绪在愤怒,绝望,羞耻之间相互切换着。有那么一瞬间她是崩溃的。
多年的职业生涯让她练就了很好地控制情绪的能力。她迅速安排好了工作直奔派出所,车上还补了妆。
她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她和丈夫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是大问题。经过了刚才的情绪波动,此时的她出奇的平静。她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起码有一半的责任。有了孩子之后,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工作,和丈夫没有有效的沟通;亦或她觉得那不需要沟通,她认为丈夫是一直爱着她的。她坚信,丈夫只是一时糊涂,他绝不是那种坏人。想到这,她竟在心里原谅了丈夫。
办理了手续,交了罚款。
他精神有些颓废。
她没有带他回家,而是去了他们恋爱时候常去的那家酱骨头馆子。好久没去了,那里有他们恋爱的足迹和甜蜜的瞬间。
他们点了恋爱时彼此喜欢吃的东西,相对无语。此情此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亦或不知道从何说起。吃着吃着他们都哭了,他们不知道日子过着过着怎么就成这个样子了呢?
雯曦望着丈夫,柔声的说,我们重新开始好吗?
穆杨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想送给你一个礼物。”她说。
“什么礼物?”他问。
“一个长得像你的女儿。”
他瞬间泪崩。
那晚,他们找回了久违的激情。
不久,雯曦又怀孕了。
她决定休假在家调养身体,毕竟也算高龄产妇了。同时让父母把穆归带回老家生活一段时间,于是他们过上了久违的二人世界。
时过境迁,或许有很多事情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因为彼此的心都蒙上了厚厚的一层尘埃。
雯曦的肚子渐渐大了,可是她还是自己做饭,穆杨不是打游戏就是约了人打麻将,很少照顾妻子。
有一次,雯曦在家里做晚饭,发现没有酱油了,让穆杨去买。他得了命令走了,小超市的门口,几个大爷在下象棋。周边的人有的观棋,有的聊天。其中一个大妈眉飞色舞地说,咱小区的房价已经三万多了。看她那得意的样子,好像听见了铜钱掉落的声音。
雯曦已经把饭做好了,在家左等右等不见人影,只好腆着大肚子出去找。小卖部的门口,穆杨正在和大爷们酣战......
讲真,雯曦是有私心的。她想给丈夫生个女儿,通过这样的方式稳固一下摇摇欲坠的婚姻。此刻,看见丈夫的背影,她有了想堕胎的冲动......
他不愿意回那个家,一进家门就有无形的压迫感,他体会不到家的温度。所以,有逗留的机会他没有放过。
日子过的飞快,转眼雯曦临产了。
岳父母又从老家赶回了北京。
他们如愿以偿的生了一个女孩,取名穆紫。
好像女儿的到来并没有改善什么,反而家里的气氛更紧张了。
穆杨有心想替老人分担点儿家务。可是做的总是让二老不满意,岳父母就像训孩子一样训穆杨,毫无面子可言。穆杨觉得岳父母总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盯着他,让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在这个家都无处安放。
这样浑浑噩噩日子又过了几年,每次有想离开的冲动他都给自己做心里建设,她相信孩子有长大的那一天。
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穆杨决定彻底离开。
岳父有个老朋友在北京,可以给到穆杨一些小的软件项目。想通过穆杨大家都赚一点钱。穆杨在家玩游戏没有亲自去,派了一个技术过去对接。结果,技术和甲方的负责人直接取得了联系,把岳父的朋友和穆杨这些中间人都甩掉了。岳父的朋友发火了,不顾多年的交情打电话痛斥岳父。
那天晚上,一进家门,怒不可遏的岳父揪住穆杨的衣服领子当着孩子的面儿左右开弓就是两个大嘴巴。
雯曦虽然觉得自己的父亲做得过份,但是也没有及时安慰自己的丈夫。
这些都不重要了,想离开的念头由来已久,他只差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这个理由是及时的、充分的,他甚至窃喜岳父动手打他。
终于可以离开了,像推翻了头顶的一座大山,他找到了久违的轻松感。
他不爱她吗?
爱过,也曾经以为可以一直爱下去。后来他才明白,爱是一辆豪车,不仅需要加油还要定期保养,要不容易在行驶中抛锚。
可惜他懂的太晚了。
他爱她吗?
不够爱,要不每次困难来临的时候,他都没能为她撑起一把挡风遮雨的伞。或许经历了太多,时间磨去了他爱的印记,他觉得人间不值。
美好的婚姻是在相互磨合中铸起爱的壁垒以抵得过平淡的流年。
糟糕的婚姻是在相互伤害中反复地剥开尚未愈合的伤口而变得千疮百孔。
结婚15年,他从来没有提过离婚两个字,是的,从来没有,尽管他无数次地想过。
“我们离婚吧!”。
他平静得好像在和她聊一件家常。
他不是和她商量而是通知她。
她的眼神越过电脑屏幕望向那个男人。她似乎没有听清那个男人在说什么,但是她看清了一张挂着决绝表情的脸。
离婚,她从来没想过。
从来没有想过的还有,他能主动提出离婚。
婚,不能离。
在别人的眼里,她是大区总监,是女强人。职场,她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家庭,丈夫是那个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她的人生简直堪称完美。她需要穆杨配合她演下去。她甚至想丈夫可以去嫖妓但是不能离婚。尽管她把自己低到尘埃里,他还是罢演了。他再也不愿意演绎别人替他设定好了的剧本,他不是道具,他有自己的人生。
他走得决绝。
彼时的房价已经飙升到六万。
他不在乎,他需要的不是豪宅,是一个家。如果房子里没有温度,那房价儿只不过是一堆冰冷的数字。
他主动放弃了五百多万的房子,放弃了一双儿女,放弃了15年的感情。
他净身出户了。
自从领了小绿本,他再也没有回过那个曾经的家,没有看过一双儿女,仿佛这漫长的十五年的时光他从来没有参与过。
雯曦甚至找不到一个人倾诉,她怕这段家丑外扬。
从民政局出来,她整个人是抽离的,她被裹挟着往前走。在工作中做出过那么多次重大决定,面对婚姻,她没有多余的选项,她只能选择放弃。
就在红绿转换的瞬间,她的婚姻就像滑坡的山体,泥沙俱下,而这之前毫无征兆。她以为的婚姻是她用金箍棒给他划了一个圈,他永远跳不出去。而她只是将金箍棒换成了她以为的爱,她以为的一厢情愿的付出。
她以为爱是永动机,只要爱过就可以一劳永逸,一挥而就,殊不知能量是守恒的。在工作中,她无数次的分析过客户的需求,却没有抽一点时间分析一下丈夫的需求。她用胡萝卜去钓鱼,那是兔子喜欢的。
失去之前,她从来没有意识到那个男人对她如此的重要,她的心理上是如此的依赖他。她一直觉得工作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是自己勇气。现在她才明白,其实这少不了丈夫背后隐形的坚守。丈夫在,家才在,她才有了目标和动力。
现在他无条件的放弃了她,他只要自由。什么时候丈夫的自由比爱她更重要了呢?
他不顾及十五年的夫妻情分,甚至没有给她一点点征兆就离开了。其实他平静的外表下已是无数次惊涛骇浪,只是她没有察觉。
初相识,他把她宠成公主的感觉是她一辈子的回味。
十五年后,他做了逃兵,她成了弃妇。
她一直都不明白,男人到底要什么?我拼命的赚钱养家,搭上我年迈的父母操持家务,男人为什么还不满足?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或许没有谁对谁错,他们只是败给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