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reading|2023-04-08

2023-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假装读书

开卷有益,对于当下的自己,竟然更加真切。要写篇什么文章的时候,脑袋里仿佛空空如也。翻开书本,顺着别人的思路一延伸,竟然也有若干可说的话。

世界阅读日的前一天,前一段日子,读书若干页,琐记一下。

【一】

李雪《走出剧情》,前面看了三分之一左右,今天又读了几篇。其中一篇甚为切合自己的情况。

这篇名叫《内耗的外驱力和创造性的内驱力》。

我的性格,是在人群中如果不熟悉,会非常木讷。从小的时候,就被称为老实孩子。但其实性格的复杂性非一个老实或木讷可以概括。记得初中的时候,在一群新同学熟悉了之后,我在人群中突然变得活泼了起来。那个表现让同学更新了对我的认识,其实更让我看到我自己的另一面。然而这种自我观察并没有持续,所以我还是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更大的特点,是肤浅。这是个年轻的时候羞于承认,年老了之后很脑火地承认的事情。

李雪这篇文章里,尤其提到一个现象:

无法独处的人,注意力总是扑向外面。

可想而知,他不能仔细地感受自己、观察自己、反思自己,匮乏自我成长的能力。

这简直一针见血地说我。

年轻的时候(其实那时候也不年轻了,三十来岁的时候)读到过一句话,深以为然:老而弥纯是可耻的。现在回看,这句话指向的是,人应该在年长之后,有理解复杂包容复杂的能力和修养。在初识复杂之深远微妙之后 ,我被这句话所征服。但现在认识到,老而弥纯,是一项更高的修养(不是装纯的那种)。所以小窗幽纪大概有一句话说:历机械者必有机心,历机械而能不坠机心者,益发可贵。这是从庄子那里化来的了,庄子他老人家主张的是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庄子-天外篇》

经历复杂,而忘却复杂,这是认知和心智超越表象,走向更简约意象的过程。

【二】

今天读的第二本书,是李娟的《忘一忘三二》,似乎是第一篇,写她的妈妈台湾旅游回来之后的事情。

李娟之出名,15年前已经耳闻。但所读甚少。这次读来,仍是极赞的感觉。

15年前,我的耳朵里更多的是刘亮程。虽然刘亮程的书也没读全一本过,但后来曾经试图用语音把刘亮程的什么院门一书放到荔枝APP去。

比较而言,刘亮程可能比李娟要内向多了。

【三】

其它。

昨天晚上读了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第一章。

最近在读吴军的《全球科技通史》,对其前言比较喜欢。

前一段断断续续在读《美国技术简史》,目前刚读过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下一个人物是爱迪生。

一个重头阅读:上周日图书馆偶遇常州纺织巨子刘国钧的传记《织梦江南》。当时在常州,我在某职校工作,中间有一年学校与另一所职教名校”刘国钧职教中心“交换老师上课,我在刘中心上了一年课。一年里每周都骑车从城西北到城南,穿过半个城市,竟然不知道这所学校的来历。这次读了刘的传记,甚为感慨。这本书仅花了四天就读完了。在当下不能集中精力阅读的状态下,殊为难得了。

如是我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