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TLK1 promotes the proliferat
本文选自mol cancer,https://doi.org/10.1186/s12943-020-01225-2,喜欢的朋友可以自行下载。
不废话,上图。

CircTLK1在肾癌中高表达,且与远处转移和预后不良呈正相关。沉默CircTLK1在体内外均能显著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CircTLK1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并通过海绵miR-136-5p正调控CBX4的表达。强制表达CBX4逆转了CircTLK1抑制诱导的肾癌细胞表型抑制。肾癌组织中CBX4的表达与VEGFA的表达呈正相关。CBX4基因敲除可显著抑制肾癌细胞VEGFA的表达。
直接看图。首先作者找了在不同肾癌中高表达的CIRC,发现了TLK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高表达与低生存相关,找到转录该TLK1的基因,然后看看circRNA的构成,用RNA酶处理再进行PCR看看是否能扩增出circRNA。


然后看看功能表型,通过抑制circRNA的表达看看对增殖的影响以及对host gene表达的影响。

紧接着继续做功能学实验。因为转移最主要的观察指标就是EMT,作者作了一下EMT的marker。

紧接着,作者看了一下这个circRNA的定位,以便猜测其发挥功能的方式及后续实验的方向,发现主要聚居在细胞质中,简单的来说就是发挥了RNA sponge的作用。然后就是找miR的环节。通过探针做pull down,看看是否能拉下,突变掉结合位点,然后看看荧光素的表达情况,然后分别加入miR和circ的抑制剂,看看各自表达情况,居然都没有影响。通过最后几个图可以看出来其实这里circ和miR的结合应该是非特异性的,要不然的话不可能加入circ后miR表达量没有变化,加入miR后circ的表达量也没有变化。

作者紧接着找了miR的靶蛋白,通过网站预测去交集。进行蛋白功能验证。然后就发现了VEGF和这个蛋白正相关。(原文没看,我估计也是看文献得出的)


接着,做circ和蛋白的挽救实验。

最后,在体内进行验证。


本文结束,总感觉这篇文章做的比较粗糙,结构是套路的结构,但是,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缺了些意思,为什么作者不看看有没有可变剪切相关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或者是有没有什么lnc会结合到TLK1的启动子区域促进这个circ的表达呢?这样的话,这篇文章就绝了,lnc-cir-mir-pro,闻所未闻,绝对高分。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