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随笔散文

黄坑大礼堂(三线生活回忆之十三)

2018-01-19  本文已影响134人  凭栏听风
黄坑大礼堂(三线生活回忆之十三) 黄坑大礼堂(三线生活回忆之十三) 黄坑大礼堂(三线生活回忆之十三) 黄坑大礼堂(三线生活回忆之十三)

黄坑大礼堂(818的回忆)

黄坑,一个带着浓浓乡土气的地名,冠上“大礼堂”这个自带贵族气质的名号,就像旱烟杆儿傍上雪茄,窝窝头结合蝴蝶酥,相映成趣而令人回味无穷。在我看来,黄坑大礼堂这个称号简直就是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一次性格互补的完美结合,既不土得掉渣,又不让人感觉高攀不上。

黄坑大礼堂位于黄坑,座落于群山环抱下的一处松柏青青的平坡地,占地足有一千多平方米,两头高中间平的建设风格极像一艘巨型航母,至今看来仍显气势挥宏。礼堂内观众席有两层,加起来竟有2200多个座椅,这么多座椅呈现出一种优美的弧度环向正前方的大舞台,舞台左右两侧的安全门上的两块墙体被粉刷成红色,如同两面鲜艳的红旗,上面分别用白色的仿宋体写着毛主席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舞台中央垂下的巨大的深红色绒布将一块神奇的幕布藏得严严实实。在一个冬日的午后,大礼堂空无一人,温暖的阳光透过礼堂上方的窗格,形成几条光束洒在舞台前,座椅上或者地面上,有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束中飘浮。幼小的我和小伙伴们潜入礼堂想一探神秘的绒布后面那块银幕的究竟,却被大礼堂的空旷、庞大、静谧、庄严震慑住了,呆在那里半天,最后在那里什么也没干就跑出来了。

每一位818的人都熟悉这个地方,就像每一个革命战士都向往延安一样,黄坑大礼堂在818人眼中就是一个圣地,是的,是圣地,我丝毫没有夸张,在那个年代,黄坑大礼堂在山沟沟里就像是宝塔山所在地延安一样的圣地。无论是住在寨下、八家村、上龙坑还是山村的三线职工子弟,他们无一例外都向往这个地方,辛勤的职工子弟们都期待着在那里获得身心的放松,即使是在物资极端匮乏的年代,也无法阻挡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向往。黄坑大礼堂就像一座艺术的圣殿般存在于全体818人的心中。

大礼堂绝对不仅仅是化工厂开职工大会的地方,应该也有过批斗会,不过在我的印象中,是模糊得不能再模糊的一块记忆了,就像是洒在宣纸上的一团墨水,完全混沌不清,似乎是做梦,又似乎是真实的,有几个人站在那里,低垂着脑袋,神情萎靡,好像还有背着步枪的民兵或者解放军,站在他们身后……我完全分不清这是真实的,还是某个影视作品给我留下的幻象,虽然这样的印象并不令人愉快,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我对黄坑大礼堂的向往。因为那里更多的时候是放映电影,或者观看各种各样的文艺表演。对于这些,我有许多真实而鲜活的记忆。

我记得在庆化子弟学校上小学的时候,有幸登上过黄坑大礼堂的舞台,那天应该是六一儿童节,我和好多818的孩子一样,小脸蛋涂得红红的,还被抹上了鲜红欲滴的口红,穿着白衬衫,蓝军裤,白球鞋,在欢乐喜庆的音乐背景下,跟随着一群同年龄的孩子跳完了一支不知名的舞蹈,对于毫无艺术细胞的我而言,这简直就是一种煎熬,明晃晃的舞台灯烤得我浑身冒汗,台下一双双眼睛比舞台灯更使我感到炙热难熬,好在我的位置并非前排,借助着前面舞蹈者的掩护,我就像牵线木偶一样机械。终于滥竽充数地混在欢快的人群中顺利跳完了舞蹈,下场的时候,每一位小朋友都从幕后的一位阿姨手中接到一个大纸包,我记得里面有糖果、花生、还有一只鸡蛋,这使得我对于自己刚刚经历过的煎熬有一种极大的安慰。对于黄坑大礼堂舞台上的经历,我相信同学井冈山应该更有发言权,既使我离开山沟之后,我依然关注这片心中的圣地,以至于我后来还看到作为文艺骨干的井冈山同学站在黄坑大礼堂的舞台上激情勃发地高唱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舞台照,这使我有一种作为同学的虚荣感,仿佛我已摆脱了幼年时登台的拘谨,附身于他,在台上傲娇地展示着自己的艺术才华。

黄坑大礼堂还曾有过不少剧团来慰问表演,年少的我对于这些节目尤其是一些戏曲表演并不十分热衷,可是父辈们却看得津津有味。现在想来,当时在这样闭塞的山沟里,居然能看到艺术造诣如此之高的节目,实在是一种奢侈呀。我对于京剧《秦香莲》的认识也始于此,看着“乏味”的京剧,我从母亲口中得知了故事梗概,也第一次知道陈世美这个著名的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第一次见识了包公的铁面无私。不过慰问演出里也有有趣的节目,比如我至今记得有一个滑稽演员说一个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看图片时闹出的笑话,老师用方言说让小朋友们看“图片”,结果孩子们以为老师让他们看自己的“肚皮”。关于黄坑大礼堂上的这类慰问演出,我能清楚地回忆的就是这两幕片断。

对于距离黄坑最远的寨下人民而言,去黄坑看一次电影不亚于进行一次长征,我不记得这段路有多少里,但是我知道如果走路的话,起码得连续走上45分钟左右,这一路要经过平路、上坡、要钻山洞,再下坡,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这段路无疑是漫长而劳累的,但是如果你是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这样的旅途就变得轻松有趣了,特别是在夏日,一路上孩子们时而捉捉低飞在蜻蜓,时而捕捕路边草丛中蹦出的蚱蜢,追追打打闹闹,这段路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不那么漫长了。至于后来自行车普及之后,观影之路就变得更为轻松便捷,更为有趣了。还有一些趣事是发生在电影结束后的归途中的。晴朗的夜晚,踩着鼓点般的蛙鸣,听着纺织娘的歌声,一路追逐着萤火虫,伴着满天的繁星,月亮走,我也走,一路带风,很快就到家了。遇到没有星月的夜晚,三五一群,走在昏黄明灭的路灯下,讲述着鬼故事解闷,走到后来,同伴陆续到家,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还在归途,遇到没有路灯的黑暗处时,刚才的恐怖鬼故事把自己吓得心跳加速,无奈只有壮着胆,高声唱着歌狂奔而过。

如果要说在黄坑大礼堂看过的电影,那真是多如牛毛不堪胜数了。我记得在大礼堂看过的电影太多了,就提一提我印象最深的几部吧,从早期的《闪闪的红星》《南征北战》《早春二月》《青春之歌》《十五贯》到后来的《珊瑚岛上的死光》《追捕》《画皮》《少林寺》…….我想我对于电影的爱好就始于此,始于黄坑大礼堂,始于那个火红的年代。我很惊讶于自己的记忆,发生在黄坑大礼堂的事,数十年前的事情,怎么记得如此清晰,但我可以向毛主席保证,我所说的绝对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它一直刻在我心底,清晰可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