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活故事星光点染的岁月62590cc3b5f5

星光点染的岁月(十七)首次回家

2018-02-14  本文已影响1人  依执
回家的雀跃也随之飘飘欲仙

五个小时的飞行里程,来时和归时的体验截然不同。

而且他们这次订的是个颇为高大上的航班,何森还帮大家免费升级了伙食。

一上飞机,徐晰染就收到了两份生日礼物,更是又惊又喜。

吃完了饭,看看电影聊聊天,再小憩片刻,飞机居然就降落了。

飞机才着陆,蓝雨杉就接到了父母的信息,说他们会晚些到,让她先不要出机场,自己找个地方等待一会儿。

“啊?!大概要多久啊?”

“一个人没问题吗?”

大家都有些担心,蓝雨杉倒是显得很洒脱:“没事儿,半个多小时吧,我正好逛逛机场嘛。”

在大家的叮嘱下,她一个人迈着大步离开了。徐晰染目送她远去后,也随大家走出机场。

一眼就看到了徐爸爸,她开心得不得了,也顾不上周围,直接就和爸爸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来,给我。”徐爸爸要接过晰染的拉杆箱和背包,却被她躲了过去。

“没事的,我都一路拿过来啦,一点问题都没有!”晰染颇为得意。

两个人来到车上,晰染欣喜地发现妈妈虽然没来接她,却给她准备了很多好吃的。

“快点吃杨梅!”

“哇,是杨梅!好久没吃到了,太棒了!”晰染兴奋地捧起保鲜袋,想到此时正是江南各种时令水果和美食上市的季节,心都飞起来了。

回去的路上,又和爸爸眉飞色舞地聊了一路,多变是自己半年来的见闻,晰染仿佛回到了初中时代,那些爸爸来接送的车程,也是如此,每回都是父女间畅所欲言的美好时刻。

到家后,晰染妈妈一个箭步就冲过来抱住了晰染。她拍拍晰染的脸颊,又上上下下地打量她,兴奋了许久才意识到晰染刚进家门,鞋子都没来得及换,还背着个包。

晰染爸爸在一旁笑,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被晰染带回来的拉杆箱吸引住了:“我来负责你的这个拉杆箱噢!”

晰染忍着笑意:“好啊,那你帮我把衣服都拿出来晾一晾,巧克力放到冰箱里,礼物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作业本理出来。”

“哇……”徐爸爸有些懊恼地应着声,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晰染也不再逗他,自己过去三下两下就把箱子里的东西基本分类理了理,该拿出来的东西都拿了出来。至于给家人买的礼物嘛,就等周爷爷和童奶奶从外地回来的时候一起分发吧!

回家的第二天,晰染就直奔主题,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世博会。这个盛会果然非常吸引人,大清早门口就排着长长的队伍,他们进园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了。在进了门的第一个场馆处,听说要排三个小时的队,徐爸爸兴致很好:“三小时就三小时,排!”

于是他们刚从一个队伍出来又排进了队伍里去。晰染家一边吃着爸爸准备的食物一边听旁人聊天,得知每个国家的场馆、尤其是大国,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最终他们等待了接近两个小时才得以入内,却发现场馆里并没有太多新奇的内容,只有一场几分钟的大电影。

不过,徐晰染觉得这样在不同的场馆里参观还是挺有趣的,每个馆的造型各异、内容也各有千秋,有的浑然一体、有的别有洞天。每进入一个展馆就是一次带着点神秘色彩的新探索。许多馆还设立了盖印章处,在世博会场地买了特制的护照,晰染和爸爸妈妈人手一本,也加入了盖印留念的大军。

“不过爸爸啊,为什么要三本呢?我们家不是一本就够了嘛。”晰染有些疑惑。徐爸爸却告诉她:“可以将另外两本送给没有到场的人作为纪念嘛!”

“噢对对对!”晰染一拍脑瓜,连声附和。

晰染一家在园内走走逛逛,享受着欢乐的时光。此时刘砾发来了短信,说他们家也在逛世博会,路过新加坡馆,要排队三个小时。两个小伙伴简单分享了一下哪些馆值得一去、哪些并没有多大意思,最后两家人居然在新加坡馆门口巧遇了。

徐晰染在排队等待入馆的时候,还碰到了两个翰文的太学姐,又是惊叹寒暄了一番,还互相帮忙拍了合影。看来,大家果然是对小坡有了特殊的感情,即使才从那里好不容易赶回来,却又都不约而同地想排队进展馆去。

晰染和爸爸妈妈一直逛到了天黑,才意犹未尽地回了家。这一天又恰好是她的生日,所以在回去的路上他们买了一块小蛋糕和一盒甜甜圈,简单地庆祝了一下。在十六周岁的生日这天,有幸在争取来的回国假期中与爸爸妈妈一起游览难得近在咫尺的世博会,对于徐晰染来说简直是不能更棒的礼物了!

因为这次回来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徐晰染的每一天都安排得很紧凑。第二天上午,她就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骑上久违的自行车,开始了各大高校的“送礼会友”巡回之旅。

第一站,就是徐晰染与很多朋友一起考上之后、又因为决定了要去翰文中学、所以只就读了两个月的高中,吴门书院。

这一天是工作日,所以她的好友木缘欣、陶允乐、叶茗杉、李钰等等都在校园里学习呢。

徐晰染在午休之前到了学校,独自在校园内走了走,待到木缘欣下课之后,两人便一起吃了饭,然后挨个班级见同学、发礼物,不亦乐乎。

徐晰染他们在新加坡翰文中学才重新上了半年中三,国内同届的同学们已经快要读完一整年高一课程了,如今他们也已自然地融入了吴门书院各个班级,她虽然有些惆怅,更多的还是久别重逢的激动。而且,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不少昔日的同学居然还给她送上了生日礼物,惹得她原本像圣诞老人似的大包袱里自己的礼物送出去后,又装满了收到的礼物,出校门的时候依旧像个圣诞老人。

与吴门书院本部的老朋友们相聚之后,徐晰染还去校园一角的剑桥中心看望了曾经与自己同班过两个月的同学们。她将几包糖果和巧克力交给这个班的班长,让她帮忙分发给大家。随后剑桥中心的老师还主动过来与她聊了聊,听着徐晰染明显进步的口语表达,也深感欣慰。

在整个校园里兜了一大圈,全程陪同的木缘欣又将徐晰染送出了校门,甚至连午自习都没去。然而时间还是太短暂,徐晰染要赶着去下一个学校,她们只能约好改日再聚。

徐晰染的“巡回送礼”第二站,便是她的初中母校,朗轩实验中学。

不同于吴门书院还有些陌生的氛围,一进朗轩她就有了一种回家的温馨感。曾经的班主任袁珂老师、语文梅语娴老师、物理康立耳老师、数学孔悦妃老师都在,几位老师的座位离得也近,稍远一些的化学老师“大禹哥哥”也走过来靠在办公桌边,和晰染聊起了天。

“哎,没想到啊,真的没想到。”“岳飞姐姐”摇着头看着徐晰染,依旧有些惋惜:“你说,你现在要是在吴门书院,多好?不过你去了新加坡,就在那儿好好努力吧!”

“陆燮怎么样啊?你们有联系的吧?”

“你现在还在初三?啧啧啧,我们老大数学上肯定秒杀他们吧?”

“哎,老大,你和陆燮有没有在一起啊?”

“……”

徐晰染有些哭笑不得地一一回答着老师们的询问,也得知了许多朗轩现在的新闻趣事。一如往常的亲切感,加上新鲜的八卦气氛,师生之间一派其乐融融。

唯一让徐晰染有些郁闷的就是,几位老师都表示,她在赤道下的坡岛似乎被晒黑了不少!

告别了朗轩之后,徐晰染去了第三所学校。这是一所寄宿高中,他们设立了一个“朗轩班”,专门招收毕业自朗轩的学生,徐晰染有很多朋友和曾经的校友都在这里。

蒋元方早早地联系了她,听说她要来,又告诉她学校的门卫管得比较严,所以特意带着一个黑色的棒球帽出校门来迎接她,一路给她介绍着将她带到了朗轩班,并给她送上了生日礼物。想起这家伙以前对自己的恶作剧和现在的态度改变,徐晰染又好笑又感动。

此时正是朗轩班下午的自修课前,不过几乎全班同学都在教室里。徐晰染一走进教室就看到了满屋子熟悉的面孔——包括她初中时代赋予了特殊代号的“墨”同学,骆水轩。而教室里,也照例还挂着他的书法作品,十分醒目。她收回视线,好友唐清若和袁小芊迎上来热切地拥抱了她,三个人很快聊起了各自的学校趣事。想起她上一次来还是出国之前的事情,再看看这个班级里融洽的氛围,虽然很多同学都只是面熟,甚至没有说过话,徐晰染还是感觉非常亲切。她除了给几位好友送了礼物之外,也给全班同学都买了咖啡糖,以及陆燮委托她一并带来的榴莲糖。唐清若便帮着给大家发糖。

蒋元方已经去其他班级将他们曾经的同班同学王述西等人也叫了来,她和唐清若也在班里转了一圈,给每位同学都分发了糖果。徐晰染手中的包装袋里面还剩下几颗,她正准备一道分完了,忽然听得教室另一头响起两个男生的话语:

“哎这个咖啡糖味道不错诶。”

“还有吗?”

“有啊。”徐晰染下意识地回答。

然后下一秒,骆水轩就身手敏捷地从她捧着的包装袋里拿走了一颗,同时对她说了两人自初一那次书法考级的巧遇后的第二句话:“谢谢啊!”

徐晰染忽然就在心底无声地笑了,她抬了头,嘴角上扬,弯着眉眼轻声回了句:“不用谢。”

没想到,这么久,这么久以来,骆水轩居然会在这样一个情景下,和她有了一次小小的、自然而然却又让人百感交集的交流。

从初一伊始,至初中毕业,到如今,这是他主动对她说的第一句话。

仅仅是两个字的礼貌用语,加上一个字的语气助词。

却也很有可能,是从前往后,唯一的一句。

徐晰染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听身边的同学们谈笑风生了半分钟。

她的目光穿过教室的窗,掠过窗外的树,然后又跑了很远,仿佛一直看到了几年前,一帧帧排列整齐的画面。

那些在他身后静静的凝望,和独自酸酸甜甜的思量,包括毕业之前装作不经意的对话,忽然都像风一样呼啦啦地在她心中吹了过去。

从头到尾,她一个人的喜怒哀伤、秋冬春夏,猝不及防地翩然而至,却又以这样出人意料的对话结尾,好像倒也算别有意义了。

她垂了眼帘,然后抬头,笑着将手中剩下的糖果递给唐清若:“还有一些也一起拿着吃掉吧。”

徐晰染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因为他们的后半节自修课据说还有老师来讲评作业。蒋元方又将她送到了校门口,徐晰染也把一份特别的礼物递给了他,然后两个人便挥挥手告别了。

走出校门,也意味着她今天“高校礼物派发一日游”全部行程的结束。徐晰染又默默地和她所有的同学、朋友、老师们道了别。下一次见面,又至少是半年后了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