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与墨池

2023-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地秀

敦煌自古多名士。

著名的书法家张芝,是东汉献帝时期敦煌人。也是敦煌历史上熠熠发光的那一个。

在中国书法史上,张芝地位也颇高,有“中国草书之祖”之称。也叫“草圣”。

在我们敦煌,民间有一种习俗叫“抓周”。

就是孩子过周岁时,要准备一些东西,比如钱,馒头,书本,钢笔,尺子,剪刀,算盘之类的东西。

放在孩子周围,让孩子抓,孩子最先拿起什么东西,一般就预示着孩子一生的走向。

传说,书法家张芝小的时候,过周岁抓周,什么都不要,爬过去拿了一支毛笔。

张芝出身较好,他的父亲张奂是当时名将。

家庭教育环境也好,所以,张芝小时候,就颇有野心,立志高远,发誓“文为儒宗,武为将表”。

张芝还有一个弟弟张昶,也是书法家,只是没有张芝名气大。

在我们敦煌,白马塔大桥附近,有一尊张芝提笔挥毫的雕像。他的脚边就是著名的墨池。

墨池,几乎是勤奋的代表。

张芝练书法,酷暑严寒,炎热三伏,一日都不曾中断。

据传,为了练习书法,他在自家的水池里洗毛笔。时间长了,水池里的水,都变黑了。

故有墨池一说。

其实,大多数有成就的人,都是后天努力。这个世界,哪里有那么多天才呢。

张芝书法,以行书,隶书见长,尤其擅长草书。

人们形容他的草书如同“惊蛇入草,飞鸟入林”。他独创"今草","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极其连着,气脉通于隔行"。因而,在当时,就名声大噪。

墨池,不仅仅敦煌有。在晋代书法家王羲之老家江西也有。

偶尔路过,内心有所触动,故记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